第223章 欲加之罪(2 / 2)

江寒與江宏一同跪在大殿中央,說:“陛下明察!這封信不是臣寫的,臣也沒有與捷都有過任何合作,這是歹人的誣陷!”

這下子,反倒沒人說話了,朝堂上安靜得嚇人。

原本朝臣們的發言,幾乎都是受了太子的指使,隻有讓太子容敬之全力回護靖邊王府,才能讓靖邊王府心存感激,進而成為支持太子的絕有力的軍方勢力。可現在倒好了,晉王殿下有了“證據”,足以讓靖邊王府乃至整個西北野戰軍身敗名裂,還有利用的價值嗎?

更加焦急不安的是蘇淮嬰。大殿上沒了指責的聲音,自然也就無從反駁。他的身份實在尷尬,不可能主動站出來為江寒辯護,若真站出來,白白惹人笑話不說,還有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反麵影響。

隻能祈禱江寒和江宏運氣好了。

半晌之後,恢複了理智的皇帝垂著眼瞼,說:“寒郡主,你說這封信是偽造的,那你如何解釋信件上的王印?你如何證明這封信不是出自你的手?”

江寒的思緒飛快地轉動著,解釋說:“陛下容稟:三月二十一,臣與弟弟帶兵出京僅僅一日,對戰局一無所知,怎麼可能事先與北狄小可汗取得聯係並製定計劃呢?臣與北狄人交手多年,但從來沒有與這位小可汗打過交道,對這個人的脾氣秉性一無所知。試想一下,臣和一個素未謀麵的敵軍首領合作,難道不怕其中有詐嗎?按照書信上所說,臣必定是刺殺晉王妃在先、攻打一線天在後,若換做是在場的任何一位大人,你們難道不會懷疑敵軍出爾反爾怎麼辦?”

“可是……”人群中冒出一聲並不響亮的質問,“郡主利用北狄人裏應外合也是事實啊。”

朝臣低聲附議。

江寒說:“臣派出的北狄人,曾經是北狄邊境的百姓。當初北狄軍隊為了邀功,肆意屠殺百姓、搶掠財物。我方騎兵巡查邊防,偶然將他們救下。宏兒年少心善,可憐他們家破人亡、身受重傷,才將他們安置在王府之中。這些人感念恩德,願意為我軍做內應,這才喬裝改扮,冒充是捷都的屬下,進入一線天,並為此犧牲生命。他們的身份,王府之內很多將軍都知道,陛下可以讓兵部、刑部和大理寺調查。”

江宏也說:“陛下,臣以為這封信的來源也需要核實。陛下細想,捷都小可汗和合也赤大可汗雖為叔侄,但水火不容。現在把持北狄朝政的是合也赤,與晉王殿下談判的也是合也赤,可為什麼一封所謂的靖邊王府與捷都小可汗的密信,會被晉王殿下發現呢?更何況,密信這種東西,為了顯示其私密性,一般蓋的印章不是官方印章,而是私章。誰會在這麼絕密的信件上蓋一個大大的王印呢?這又不是上呈陛下的奏折?”

皇帝一時有些為難,他問來傳信的士兵:“晉王……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