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太後外,二皇子,福王,及眾王公,文武,皆跪伏於地,那宣旨太監始開旨宣讀曰:
“朕弱冠承嗣,至今已二十有三年矣,自繼位以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不敢一時懈怠矣。賴祖宗及天地神靈護佑,初無大錯,其間雖有南方人族作亂,亦旋即平複,疥蘚之疾,不足為憂。西方妖族,雖是桀驁難馴,性極狡詐,朕亦軟硬兼施,至今仍保持臣服,不敢作亂。
怎奈朕自恃勇力,親戮北海孽龍,孽龍雖已受戮,朕亦身受重傷,料是命不久矣。
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包羅特.台吉;禁衛軍指揮使:赤術金.哈依;水軍統領,孛兒吉根.布策;鎮北將軍:滿楚古德.伯特;事前皆曾勸朕,萬金之軀,不可親冒矢石之險,怎奈朕自恃武功法術,不納忠言,乃有此厄。此四人,皆忠良之屬,後繼之君不可以“護駕不周”之名罪之。
隨駕其餘文武百官,及三軍將士,皆忠勇之屬,有功無罪,亦萬不可以“護駕不周”之名罪之。
大皇子:悖爾刺金.嶽猛,厚重少文,性極尊貴,深肖朕恭,可承大位。接朕旨意後可即日啟程,急赴京師繼位,京中文武百官,及皇子,王公出城十裏接駕。
西域諸般軍務,著副將臨機斷理。
二皇子:悖爾刺金.哈顏,聰明仁智,封睿王,世襲罔替。
三皇子:悖爾刺金.福蓋,俊敏睿達,封智王,世襲罔替。
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包羅特.台吉;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隆客謨.厘斯;內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孛聶.照皋;皆老成謀國之良臣,皆加封一級,蔭其子孫。
朕崩在外,為避免天下震動,三軍將士軍心不穩,喪事暫秘而不發,梓宮歸京師而葬。
欽此
建武二十三年三月朔
二皇子聽到“命不久矣”時,即已小聲抽泣,聽完旨後,乃捶胸頓足,伏地大慟曰:
“惜哉吾父皇矣!痛哉吾父皇矣!哀哉吾父皇矣!汝今龍禦賓天,叫皇兒如之奈何啊……”
太後,及眾文武皆垂淚痛哭!
那宣旨太監讀畢,見眾人哭聲後,乃曰:
“太後,殿下,且暫節哀痛,聽吾一言,據奴才觀之,此旨一半乃聖上親書,一半似內侍所寫。”
二皇子楞然看那傳旨太監,一旁福王乃開言道:
“呈來待孤一觀。”
太監呈上後,福王觀之良久,曰:
“確如公公所言,此詔一半為吾皇兄所書,一半為內侍所書。列位大人,欲觀者皆可觀之。”
“皇叔,那此詔如何處之,孤方寸已亂,汝等議之可也。”
“先讀了寶匣內信劄,看有何言再議。”
那傳旨太監繼續讀曰:
“臣弟悖爾刺金.福蓋,叩首拜見二皇子殿下。
臣弟隨父皇巡遊,到黃州時,父皇聞北海有孽龍作祟,食我漁民,擾我百姓,陛下為天下蒼生計,乃駕禦舟船隊,親赴北海。
父皇神文聖武,智勇皆全,乃親布局謀劃,使天蠶絲神網,布下口袋陣,將孽龍縛定。
而後父皇著飛天寶衣,戮龍寶劍,親屠孽龍,怎奈那戮龍寶劍太過鋒利,劈碎龍首後亦劈斷天蠶絲神網,那孽龍死而不僵,神網斷裂後,孽龍脫縛,甩龍尾重擊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