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大一酷法慘烈,黃州七傑聚義(1 / 2)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征魔演義最新章節!

這新魔皇大赦天下,封其兄其弟為王之後,滿朝文武皆稱其為仁智明君,這大一朝表麵倒是天下太平,國家穩如磐石了,然實質上卻底下暗流湧動,新魔皇登基當日,為防北冥兵馬,立馬秘旨調撥豐台,倉州二營各一萬兵馬星夜赴扼北關鎮進駐,一切兵馬由魯蠻指揮節製。且將雕奴亦調撥二十隻至扼北關鎮,每日向京師傳遞軍情,防那台吉、哈依突然發難,兵臨京師。

且不說這魔族中諸皇子大臣勾心鬥角,互相算計,且說這最初在黃州向魔皇進諫之大理寺左卿烏蘭巴爾思.述慎,因進諫先魔皇無須去北冥,隻需改漁為牧,內遷百姓。被先魔皇罰俸,而留在黃州率領三千兵勇,在此監督那三十多萬人族苦力纖夫,清理運河淤泥,鞏固運河兩旁河堤。

若是承平無事之時,三千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之兵勇,監督三十萬奴隸,亦是可行,但若是在天下震動,人心思亂之時,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原來這大一朝中,魔族僅占人口十之一二,人族乃占人口十之八九,乃是以絕對少數統治絕對多數。

為了永保魔族人之統治地位,亦是為了向大一朝中所有臣民貫徹魔族乃天生貴種,自當為主為宰,人族乃天生賤種,自當為奴為仆這一觀念,大一朝律法明規,人族不得從軍,不得為官,不得識字,不得習武,魔族人族不得通婚。

然魔族婦女絕多長相粗陋,無甚姿色;而人族婦女不少身材婀娜,豔麗照人。所以不少魔族官員亦暗留人族豔麗少女為婢為妾,服侍其主,朝廷對此乃是暗許。

然朝廷律令,此女若產子,則留子不留母,留母不留子。

留子不留母者,蓋因若其子一生下來,則不知其母乃人族,自會自小以純魔族自居,隻覺得這大一朝之律法乃天經地義,魔族本貴,人族本賤,不會對人族之生死掙紮,慘酷哀嚎產生惻隱憐憫。

留母不留子者,則是若魔主憐其婢,不忍殺之,則此婢即使產子亦不得為母,到其年老色衰之時,自然無寵。

蓋而言之,一切律法,皆是為了保持大一朝魔族為主,人族為奴之製度,昔時魔族趁人族內亂,君昏臣暗,仗著魔族人體健勇悍,恃強力奪取人族天下,然魔族人終是絕少數,生怕人族造反又將其趕出中原,回到北冥苦寒之地,所以製定種種嚴刑酷法防之。

這大一朝中,無論是先魔皇,台吉、哈依、照皋、厘斯、新魔皇、大皇子、小皇子,雖然開口閉口人族中聖人有雲,昔秦始皇之時,昔漢高祖之時,言論之中引經據典,似乎仰慕人族文化。

然如此是因為魔族本身乃是北冥土著,居於北冥苦寒之地,以漁獵為生,不通教化,不知人禮,隻有語言而無文字,更無經籍史書載先聖之道,所以無論魔族人是如何低視人族,然亦不得不習人族文化,不得不學人族文字,不得不開口閉口皆言人族之聖人之道,開口閉口言所謂之仁君,明君。

然其所謂明者、仁者,乃是對於本族士大夫、官員、百姓而言,對於人族,則無仁也。

亦是辟如人族所謂之親愛孝悌也者,乃是對於本家,本姓,本縣,本州,本國人而言,若是對於牛羊畜生,該殺則殺,該食則食,何親何愛之有?

當然,此等開口閉口人族先聖之言的魔族人,亦僅限於京師中朝廷高級官員,低層魔族官吏,絕大多皆是粗俗無禮,不習教化,不識文字隻聽上級號令之一介武夫。

且說這人族苦力之中,亦有七名大隊長,其一名曰劉四九、其二名曰孔百一、其三名曰關三二、其四名曰張二五,其五名曰趙六六、其六名曰馬五一、其七名曰黃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