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是個大熔爐,就算你不適應,你也得適應。”戰黃沙拍拍屠詩肩膀。他看了屠詩好一陣子,直看得屠詩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才道:“我還是決定告訴你,那天為什麼張校尉要殺俘。”
橫跨九州北部有一條看不見的分割線,以北降水少,作物一年一熟,糧食部分依靠貿易,人們形成了遊離關外的遊牧文明(也即是蠻夷);以南降水多,作物一年兩熟,糧食多到可以建起糧倉屯糧,人們形成了自稱中原正統的農耕文明(也即是大衍)。
草原和中原展開貿易,以馬匹、毛皮交換鹽、鐵、茶,然而馬匹、毛皮不是中原人的剛需(中原人用不著組建大規模的騎兵,平民用亞麻布和棉花可代替毛皮),鹽、鐵、茶卻是草原人的剛需,這種貿易關係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隨著貿易次數增加,中原的消費需求會減少,供過於求;草原人在物資的支持下人口自然增長,消費需求同步增加,供不應求。直到有一天,草原人發現貿易無利可圖。
以部落為組織架構的遊牧文明非常脆弱,一旦遭遇天災等不可抗力,會陷入困頓並難於自救。吃不飽,穿不暖,想種地產糧吧但老天爺不賞臉,想貿易吧但收益又幾乎為0,偏偏南邊老百姓富得流油,這時候除了搶還能怎麼辦?草原人生來無拘無束,天地任馳騁,對抗的是酷烈的大自然,會崇拜勇武者便順理成章,並相信強者優先(最好的女人、牛羊、美酒隻配勇士擁有),他們比小羊羔一樣的中原人要強,拿走中原人的糧食不是天經地義嗎!
一直以來,遊牧文明都讓農耕文明很頭疼。你和他講儒學道理,什麼忠恕、克己複禮,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聽都不聽;你和他講拳頭,你會發現他拳頭還挺硬。草原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全民騎兵,機動性在冷兵器時代數一數二,來去如風,搶完東西就跑,都回到大本營了中原朝廷還沒反應過來。那怎麼辦?派更多官兵駐守邊疆?軍人不事生產,每多一個軍人,就少一個勞動力,此消彼長,對中原也是負擔。再者,有做賊千日,沒有防賊千日,中原要防足整整一個秋季,草原隻需在秋季找幾天入侵,雙方誰的成本小,不言而喻,這和貿易關係完全顛倒過來,草原人不用仰中原人鼻息,嚐到甜頭的他們一發不可收拾。煩不勝煩的中原人最終建起了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萬裏長城,從此有了關內關外之分。
“聽明白了嗎?你個人的作用是很渺小的,你救得了一個牧民,你救不了整個草原。可那個牧民作用很大,他要是被你放走,逃到其他部落把我們的布置說出來,是真的會影響戰爭的天平的。我們拒敵於關外,背後就是中原千千萬萬的百姓,所以不容有失。”戰黃沙道。“你不用因此內疚,因為這是國家意誌所決定的。”
“我完全明白。”屠詩想通了。現在境內大旱,民不聊生,如果把糧食給了草原人,那死的就是中原人。兩個文明都想延續下去,無關對錯。
戰黃沙咦了一聲,起身發來決鬥邀請:“你給人的感覺不一樣了,忽然像個老兵。來來來!”
一劍,戰黃沙死,屠詩傷。
戰黃沙先是一愣,再哈哈大笑:“真有你的,兄弟!”
將對手扶起來,屠詩笑問:“怎樣掙軍功比較快?”
“首選是打仗,不過我們目前以避戰為主,除非敵人入侵,否則沒有打仗的機會。其次是當斥候,不過現在你做不到。我是軍官,可以查看任何一個士兵的軍功界麵,你現在還是戴罪之身,隨時可能逃跑,而斥候又是脫離軍隊監控的。除非你有足夠多的軍功證明你的忠誠,不過到那時候,軍功也差不多能換取自由身了,再當斥候也沒意義了。”
戰黃沙想了想,又道:“剩下的就是訓練、備戰、做日常任務。剛才為什麼讓你別打亂陣型,因為你是步兵,步兵騎兵對戰必然是騎兵占優勢,步兵唯一的生機就是保持緊密陣型,一旦陣型被衝垮、切割,步兵必敗。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訓練,你的表現越好,軍功越高。”
屠詩:“我懂了。所以我當前的目標就是練就戰場上的打法,啊不對,戰技。”
他摸出《於氏劍譜》。
劍法千萬,唯一一門適應戰場的雙手劍劍法,此時就在他手中。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0267/87886798.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