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酒蘭府戰場,迄今為止最爛的戰場,何靜被宇文昊包在裏頭,幾乎是一座座小鎮、小山的爭奪搏殺,迄今為止何靜都未曾奪下一條完整的馳道。
但這條戰線必須立刻撤退了。
因為辰國的水道控製權丟了。
如果繼續打,何靜的後方一定會被靖國走水路突襲,尤其是原來昆山西岸的軍營部分,那裏何靜就紮起一座小小的營寨,根本不可能擋住靖國的強攻。
中線就是靖國水師和辰國交鋒的重點,在鐵山的推演中,隻要望江崖沒有被突破,那麼鎮南關暫時就不會有事。
可一旦望江崖被突破了,那麼鎮南關就會麵臨南北包抄的結局。
可能一日就會被攻下。
因此,三條線中,隻有東線的鎮南關戰場不會大打出手。
鎮南關的壓力雖然不會很大,但畢竟兵力太少,還得分兵防守望江崖,捉肘見襟啊!
“你親自帶隊,將精銳調出三萬,然後組成骨幹將新征入伍的十五萬人組織起來,立刻順江而下增援望江崖。”
鐵山跟親信下令,現在後方的大小事宜就他一個人說的算,所以的命令會被立刻執行。
隻是親信沒有去,反而愁眉問:“若是屬下走了,將軍手裏區區兩萬人馬,如何應對西邊叛亂的曜族?”
“想辦法打一場。”鐵山搖了搖頭說:“曜族人的散亂,並沒有經曆過係統的訓練和大戰,一路順風順水的原因更是因為我們早早就把各地防衛力量,還有世家的兵馬全部征調走了。否則,他們根本不可能泛起這麼大的波瀾!但麵對我們辰國的士兵,他們還不夠看,畢竟在裝備上還是有差距的。”
鐵山的五萬精銳,那是真的精銳。
最次都是銅片甲,留下來的兩萬也肯定是劄甲兵,試問能穿著三五十斤甲胄橫衝直撞的士兵,能使垃圾?
“我會主動出擊,盡快打穿他們。”
論征伐,他鐵山是專業的。
更重要的是,他還不想那麼早麵對楊定。
那個狗皇帝,一手二十級軍功爵製度直接把靖國從滅亡邊緣拉回來,伴隨著幾輪大戰打下來,更是通過不斷的勝利將整個國家的士氣拔高。
現在底層的靖國士兵都彌漫了一種想法。
那就是皇帝是天神下凡,隻要他在,這場仗一定贏。
因為自從楊定斬殺陳政開始,他就沒有輸過。
贏一次可能是僥幸,兩次也可能是僥幸,那三次、四次,以及之後呢?
如果楊定打穿鎮南關,一路攻到韶關,甚至光複南疆,那他的聲望在靖國真的無人可及了。
世界上的人從來不會關注你守住了嗎?除非刻意的宣傳,不然人們記得的永遠都是那些開疆拓土,收複失地的將士或者皇帝!
因為他們的武功赫赫!
最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勇力,所以他們會被記得,被推崇!
就跟楊定一樣。
他一戰敗鐵山,二戰潰何靜,三戰陣斬何靜獨臂,四戰覆滅靖國水師(楊定提出的裝甲計劃,自然就是楊定的功勞了。),接下來的第五戰——鎮南關!
如果何靜的部隊撤不回來,那麼鎮南關是守不住了。
因此鐵山得自保。
他先挑軟柿子捏捏,捏完以後看看何靜的動靜。
如果何靜真的扛不住,他立刻撤退韶關布防,最次也得把韶關守住了!
這樣他是鶴立雞群,用武功證明他的實力,二皇子也會想辦法把他扶起來,讓他真正成為征南軍的大將軍或者實際控製人。
而辰皇也不會有反對的機會。
畢竟大皇子的人,太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