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
小光太妃被悄悄送回玉春宮。
中間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她去了交泰殿。
等大約點卯之前,楊定才從床上起來,洗臉吃飯,然後坐上龍攆去太和殿。
今天可是得好好的安撫一下朝臣。
畢竟才大婚沒多久,皇帝又清洗了一批人,各種理由的都有。
不管是打擊報複還是秋後算賬,自己的還是要給一個基調。
省得朝臣們擔憂。
……
大殿上。
文武百官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竊竊私語。
“兵部的侍郎謝金被抓走了。”
“可不止嘛!還有禮部的員外郎左桐也是。”
“聽說昨夜永安伯被貶為永安子,遷為西疆軍區司令,算是又一次離開了樞密院。”
眾人的議論讓前頭的謝青山十分無奈:“好端端的,怎麼陛下又開始拿人了?”
“辰國參與了其中準備迫害後妃和陛下未曾出生的子嗣,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陛下謹慎一點也是應該的。”
馮裕也是見怪不怪了。
最近靖國變化急速,朝廷內良莠不齊,抓點人給地方有能力的官員騰空間也是可以的。
就是皇帝抓的人有點多,讓不少人猜測是不是皇帝在秋後算賬。
“但也不能這麼抓下去,還是要勸勸。”
“說的也是。”
馮太師和謝太傅都是文官首腦,也願意配合皇帝的治國方針,他們相信隻要勸諫,皇帝一定會察納雅言的。
“肅靜!陛下駕到!”
太監甩下淨鞭,瞬間原本紛亂的朝臣就安靜了下來。快速回到各自的位置,手捧木笏小心等著皇帝到來。
楊定出現。
落座。
“吾皇萬歲萬歲玩玩歲。”
山呼三次,楊定看著他們站著給自己作揖,滿意的點頭:“免禮平身。”
“謝陛下!”
百官起身,陳安如往常一樣說:“有本起奏,無事退朝。”
“陛下,臣馮裕有奏。”
馮太師上前一步,微微躬身。
“準奏。”楊定公式化回一句。
“啟稟陛下,近來辰國刺客迫害兩位娘娘一事,也應該清查得差不多了。”馮裕彎著腰,一臉無奈的說,“而近來三廠作亂,雖有錦衣衛監督,但仍然有不法之徒,侮辱他人妻女,貪墨財貨,吏治崩壞,無法言論。百姓惶惶不可終日,百官戚戚不可效力,還請陛下將作亂之徒悉數下獄,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馮裕一張口就是老政治家了。
直指要害。
楊定此番動手,並不是讓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任何一番插手。
而是直接讓三廠行動,然後邊上放一個錦衣衛當做眼線。
雖然此舉是為了加強三廠和錦衣衛對立,從而進行平衡。
但是苦的卻是文武百官和普羅大眾。
就拿今日來說,楊定看著下邊的幾個小官,他們的木笏後邊帶著毒藥,一旦被抓去詔獄,他們絕對會在此之前把自己了結了。
特務機構的出現,雖然加強了皇權,可是也讓文武百官發現原來他們隻是任人魚肉的存在。
楊定要殺他們,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哪怕事出有因,但這種不安全感很可能會引來文武合流,共同對抗的特務組織。
從而破壞朝堂政局的平衡。
楊定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所以今日他打算削弱太監的權利,盡可能的將朝堂鬥爭放在朝堂,並且對兵權加強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