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帝的種田計劃(2 / 2)

因為靖國經曆了辰國南下,和北方人口大批南下避難的兩次大事件。

已經清洗了大量的老弱病殘。

並且世家還被楊定清理掉將近七成,大片土地得到釋放,以三十年長約的承包租賃形式,分配到了大量的百姓手中,組成一座座新的村落。

熟地開發簡單,種植速度很快,靖國還是熱帶區域不少,今年積累也差不多了。

忙了一年,新婚,播種必然會加快。

明年第一批嬰兒也會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之下,快速誕生。

嬰兒潮的出現,必然帶來了整個國家未來的戰爭潛力會增加。

可是還是需要時間。

畢竟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為社會主要勞動力,至少需要十五年。

十五年的時間,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得做兩手準備!是時候開始革新生產力和戰爭形態了。”

念及此,楊定放下官製圖,拿起明黃綢緞寫了一張手諭交給陳安,叫他去敕詔房擬旨。

上邊是關於梃擊案清算的大臣的處理方針。

楊定也不打算全殺了,隻挑罪大惡極,窮凶極惡的家夥問斬,其餘之人全都貶到地方去,或當縣丞,或衛國戍邊,開發邊疆。

總之用你最後的光亮,為靖國發光發熱吧。

然後他又開始整理國家的大方針。

第一:靖國必須加大對於的生育的補貼,反正朝廷現在有錢出得起,而且這麼多的糧食總得需要消化吧。隻要你生,朝廷直接給你補貼孩子長到六歲之前的全部口糧,六歲之後給你一塊免稅的地額。

第二:穩定物價。伴隨著大工程的全麵推動,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的銅錢就跟流水似的嘩啦啦鑄造,雖然銅錢用量很足,但也架不住發行量大,銀行給出的預估是,錢幣或將麵臨進一步貶值,可能從一文錢等於0.025元變成0.020元。那麼貨幣貶值就會造成的物價的上漲。

這個苗頭已經開始顯露了。

直隸州和清江沿岸的幾個州府,陳米的米價已經開始根據當地物價調整了。

大約一斤陳米趨近現在的直隸州物價了。

第三:商路問題。靖國的方針是給二十級軍功爵免稅的額度,實際上就是提前廢除農業稅,轉為對於商稅的收取。當然為了加強國家對於商稅的控製,朝廷進行了半計劃經濟體製的具現——票證製度。

除了計劃百姓的消費的,就是對於特定物資進行統購統銷。

但是龐大的收購量,國家並不能全部吃下去。

這裏牽扯了人口、地理環境、產量、耕地麵積等多重因素,導致了靖國的年產糧多餘需求。

本來靖國的米糧還能便宜的運到北方,但是廣海府的辰國水師不曾消滅,靖國隻有南邊的萬島之海可以出售。

可是萬島之海本身太亂,沒有形成統一的市場,根本支撐不了傾銷。

所以商路必須開拓,那麼廣海府辰國水師必須覆滅。

“看來,得盡快想辦法覆滅辰國水師了。否則商路一日不靖,靖國遲早會被自己的糧食產量拖垮。尤其是等到基建完成之後,糧食產量必然再度爆增!”

“還有得控製糧食產量。那麼明年的米保持五萬文一石的收購價外,還得增加其他經濟作物的收購價,並且推動養殖,增加蛋白質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