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清茶,喝了半晌。
剛吃完午飯的兩位老大人都沒有什麼言語。
直到謝青山說道:“陛下將朝廷的權利細化成了多個平行衙門,今後咱們要麵對的同僚不少啊!”
“是啊!”馮裕抿了一口茶,苦澀不已:“內閣、樞密院、大理寺、都察院、三廠、錦衣衛。”
“其中內閣掌管政務,控製財權,但是卻要接受都察院的督管。”
“而內閣下的十部衙門,頭頂又有不少婆婆。比如刑部,它隻能執行律法,而律法的製定卻在大理寺手中,都察院要盯著它們不要亂法,三廠和錦衣衛隨時可以報告給陛下,充當耳目。”
“表麵上內閣看起來光鮮亮麗,實際上不過就是陛下的秘書罷了。”
馮裕的話讓謝青山深以為然。
“官製的逐漸平衡,也算是一大善政。”
謝青山也給自己斟一杯茶:“就是不知道陛下會怎麼處理此案中的官。”
“聖旨應該今日就會下達,我們等著便是。”
……
禦書房。
楊定將官製圖畫了出來,基本上是無限趨近於明朝的政體,但也有一定的改變。
比如朝廷的戶部需要配合商稅兩部門製定各種票證。
鹽、糖、米、茶、醬、醋、肉等等。
靖國現在的生產力之下,每年能提供的米是過量的。
近來因為查抄了大量的世家,獲得了大量的米糧,倉庫都不夠堆積,市麵上的米的產量還在上漲。
所以靖國必須預估一下自己每年能出口,能用多少的米,還需要統籌規劃倉儲以支撐未來的北伐和戰爭。
但是米價還是偏高。
就拿靖國內的米價而言,今年最後一季,一石米收購價在六萬文,也就是一斤米大約兩百文。
收購價若是換算二零二零年的軟妹幣,足足有五塊一斤。
靖國的一文錢,差不多0.025元。
然後每年你必須騰出兩年及其以上的陳米,而陳米的價格則是兩塊一斤。
這就意味著,放上兩年,靖國的米一斤得虧兩塊錢。
這還不算倉儲費和維護費,加一塊能一斤陳米能回血一塊錢就是老天保佑了。
所以說,靖國是靠著世家收拾到的錢,來支撐整個國家的農戶不破產。
可是就算是這麼敗家也不是個事兒,必須得想辦法減少部分食物產量,或者擴大貿易船隻等等。
至於買米的價格,必須維持在五塊一斤左右,否則農民手頭沒錢,就等於沒法消費。
沒法消費就隻能造成靖國的內需得不到發展。
沒有內需,你的工廠就沒法繁榮,資本就沒法萌芽甚至出現。
最終靖國最後隻能重新走上土地兼並,然後天災人禍,最終農民起義,四分五裂,統一天下,盛世再臨,兼並……
總之就是一個死循環。
而且楊定給許多百姓分發票證,利用二十級軍功爵與之掛鉤,明麵加強了階級隔閡,但卻也給了底層勞動力可以吃飽穿暖的機會。
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的商稅兩部估算。
明年開始,靖國將會全麵進入第一場嬰兒潮。
今年戶部登記的時候發現,靖國的人均壽命在四十,其中三十歲以下,十四歲以上適合生育的青年男女的人口占到靖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