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謝青山的激動,楊定的看法就是順其自然。
眼下靖國的銅幣價格正在加速貶值,若是全速的運轉鑄幣機器,靖國的下場就是銅幣越來越薄,甚至最後變得不值錢。
六萬一石的米,已經很能說明社會問題了。
所以楊定並不著急的說:“鑄幣的事情可以暫時放緩,至於眼前的機器,朕稍微看了一下,滯澀感很明顯,需要調整的地方不少,還是等到時候的調試好,在一次性推廣吧。”
謝青山愣了一下,很快就恢複了平靜說:“臣明白了。倒是老臣又失態了。”
楊定暗暗搖頭。
待會兒還有你失態的時候。
“對了,之前不是說,有一座三噸日產的高爐嗎?這都一年了,造好了嗎?”
蘇世高本來是要去鋼城縣就任的,奈何因為前線戰亂,國內世家也跟著叛亂,導致了他的就地專任南海的冶煉中心的主管,負責建造那一座日產三噸的高爐。
“哦!那座高爐蘇大人還在調試,若是陛下想要看,臣下帶您去。”
林江在前頭帶路,跟在楊定身後的謝青山卻是腦袋一嗡響問道:“日產三噸?”
“是。”楊定頷首說道,“那座高爐是蘇世高搞出來的,不過那個時候他取了個巧,用品質高的礦石冶煉,使得那時的鋼水出水量高達八成。相當於三噸能也練出二點四噸的粗鋼。但是近來因為各地的鋼鐵產量品質不同,那座高爐的產鋼量下滑到了隻剩一半。”
“三噸的一半!”謝青山急道,“陛下!一半也是鋼啊!日產一點五噸的鋼,一年那得是多少啊!”
“如果是這樣,成本劃不來。”楊定搖頭,本來那種土高爐的消耗資源就大,而且還容易壞,需要經常檢修。
如果不能調試好,冶煉的成本完全覆蓋不回去,那還要建設那玩意兒幹什麼?
還不如小型的多造點,以量取勝呢!
跟著來到了那座號稱可以日產三噸的高爐麵前,看著高台之上的火爐,幾個人正在嚐試開出水閘,讓鋼水可以流出。
而蘇世高正在指揮估算。
如果這一爐能和之前十幾爐一樣穩定出八成鋼水,那麼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成敗,在此一搏!
刺眼的鋼水汩汩流出,隔著遠遠的楊定趕緊偏頭不去看說:“太傅啊!不要一直盯著鋼水,會瞎的。”
“老臣想看產量!”謝青山臉在漲紅,鋼水沒入了模具,沉入沙子漸漸的冷卻。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幾個工匠開始檢查鋼鐵,看看這些到底有多少是鋼。
蘇世高也在其中,緊張的拿著夾子分類。
十分鍾後,數百個工匠報上了數據,最終彙總一起後一算,蘇世高看向眾人,眾人也在看著他。
“怎麼樣!”
“是啊!蘇博士,你快說啊!”
“唉!你這人!急死我了!”
蘇世高的黑臉上突然浮現幸福的笑容:“粗鋼量,二點五噸。我們打贏了!徹底的打贏了!”
“嘩!”
現場沸騰,無數人都在興奮的尖叫。
林江也是興奮的喊道:“陛下!贏了!八成!穩定八成了!”
“好!”楊定撫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