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微服私訪(1 / 2)

九十四年會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年景。

二月二,龍抬頭。

雨季如期而至。

楊定穿著一身苦力服,好像鄉間行走的勞力,踏足硬化的土地,打量著五羊城西邊的耕田。

說是耕田,其實五羊城附近的田已經不怎麼種水稻了,反而是果蔬牧場比較多。

“這雨還得下蠻久,蔬菜不好種,反而水果比較多。”

農部的官員英祿指著邊上一塊田內,滿座的木瓜笑道:“木瓜已經開始結果,過段時間青木瓜就可以采摘下來,送去切成瓜片炒菜,市麵上還是蠻多人購買的。”

“產量多,還便宜對吧?”

楊定打量了一眼,這些木瓜都是九十二年末種下的,現在都已經一人多高了。

木瓜是全年瓜果期,所以隻要看到開花,就要要是對同一批次進行修剪,保證一側能張一到兩個果,一年下來,單單木瓜的產量,就足以支撐五羊城內所有人人家吃上大半年。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吃木瓜嘛!

總會配套點其他的。

走在農場附近看看,許多的牛羊馬匹在撒歡,由於靖國缺少大量的牛馬,因此農部花費了不少心思在全國各地都有培育場所,看著從北麵走私來馬兒後代,楊定不由得感慨:“確實不錯,不過還得好好的培育才是。靖國缺馬,希望能在有朝一日,能組織起一批騎兵來。”

“會的。”

農部官員笑著應和楊定。

除了參觀一下五羊城郊外的農場,楊定還去微服視察了鄉村的學校。

小學通常是一個鄉聚集在一起創辦的。

禮部尚書陳丹,為了減少朝廷的支出,勒令給每座學校配備專屬的學田,這些天並不是弄來出租的,而是從課程上就開始調整,要求所有學生必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種地,不管收成如何,所獲的食物全部用來供給孩子們日常食用,用來頂扣夥食費。

這一門課算學分,沒有學分,你就別想畢業了。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是殘疾人,那麼朝廷允許孩子不用參與體力勞動,還會給補貼。

但前提是,你得有殘疾證。

那玩意兒辦理起來十分麻煩,而且一般的農家也不會把殘疾的孩子送去上學。

畢竟生活很艱難,養一個殘疾孩子更艱難。

學田製度楊定是肯定拍手叫好的。

放在地球,其實多少學生能有這種農業體驗?

雖然他沒上過學,但是去的地方不少,也有電視可以看,多少孩子是五穀不分,四體不勤,隻會刷題的?

所以多動動,就當鍛煉身體和培養珍惜糧食的信仰了。

正巧,楊定去的農場最近的農場小學裏,學生們隻有五六歲大小,已經在先生的帶領之下,開始進行翻耕。

其中幾個孩子揮舞著長鞭,學著大人模樣,冒著雨拉著犁耙在地裏將土翻出來。

年紀小的前去溫室,搬出青苗,開始在已經翻好的地裏開始插秧。

在靖國,尤其是熱帶,一年就是三季,搶的就是時間,所以當雨下來的之後,就可以開始插秧,然後等到雨停,活下來的水稻就能長得又大又好,兩季之後肯定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