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圓桌會議(中)(1 / 2)

圓桌之上,諸位皇者之間若有所思。

尤其是大國。

他們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似乎不一定要把疆域全部拿在手裏啊!

四會之地內小國不少,而且國與國之間衝突嚴重者不少,還有一些幹脆國內叛亂就是止不住。

不如忽悠一些國家出來,在各個大國之間形成緩衝。

無非就是一筆錢糧,各國還是能支撐的起來的。

“靖皇說得在理。”梁皇徐舫第一個開口,“這樣,三山以北共有四州之地,可以裁出於三國。景陽京畿五百裏地為聯盟要地,其餘三國所在,我梁國出資引萊國入駐西南的成州。”

徐舫敲了敲成州之地。

而萊國是橫河平原西南角的一個小國,為梁國附庸,梁國早就想要吞並萊國,好把兵力推進到西南方,又來對付丹霞群山之中遊蕩的拜月族。

畢竟丹霞群山的土壤為紅土,隨處可見鋼鐵礦脈,如果能吃下來,那麼等聯盟結束,從靖國手中拿到了冶煉工藝,一爐三噸,對於整個兩國的發展都是好事。

而萊國皇帝一聽,也眼前一亮說:“既然梁皇開口,那朕莫敢不從。”

楊定深深看了一眼梁皇。

現在的地圖開疆已經是到了各自劃分勢力範圍的階段了。

自己引來林國與青國達成緩衝。

梁國想要趁勢吃掉萊國疆域,而萊國也想借機遠離梁國,簡直就是豺狼與虎豹,郎才又女貌。

“既然如此,那三山以北的石州、占州兩地,就分給願意南遷的四會之地國家。”

惠皇趁機張口,四會之地中幾個國家紛紛陷入沉思。

這是一個機會。

四會之地說大也大,畢竟地塊雖然比不上南疆,但是比隔壁的恒河平原要大太多了。

可是四會之地說小也小,因為四會之地內都是國家,作為北上的要道和坦途,這裏的早就被各方勢力滲透,攪和,發展的地方是沒有了。

除非跳出去。

可是跳出去之後又能如何?

四方都是大國啊!

西有梁,東有青,南有靖,北有惠。

這四方不管哪一國,覆滅他們都綽綽有餘。

“若是各位擔心南遷的花銷,這錢糧我惠國來出,不過遺留下的疆域得賣給朕,朕會在給你們一筆錢。”

易地購土,好像怎麼算都不虧嘛!

幾個離惠國比較近的國家稍微一盤算,就有四個國家提出搬遷。

其中還有鄭國。

作為被韓國一直黑的國家,鄭國國君早就不想再留在四會之地這種傷心的地方了。

但是韓國反對。

“鄭國的疆域不能賣給惠皇!至少過橋關以西的所有疆域不能賣!”

韓皇拍著桌子站起來大聲的說話。

“過橋關確實為韓國命脈。”看了一眼地圖,楊定說,“這樣,鄭國疆域以過橋關為界,西占三成,東占七成,那麼兩國各自支出東西的疆域購置費用,和人口遷徙的花銷。同時願意買過橋關的,再加整體花銷的兩成,如何?”

惠皇和韓皇都皺眉。

楊定這稀泥和得很讓人不爽。

楊定則是看著他們:“如果兩位不想等聯盟建立之後,成為諸國攻伐的對象,就按照這個條約找鄭皇商量一下吧。畢竟過橋關的歸屬,對於你們兩國而言,很容易發生衝突。既然準備締約,然後又發生相互攻伐事件,那朕不介意出兵部分給聯盟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