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期的摸底以後,集訓隊轉入第二階段的分組對抗,30人分成兩隊,其實就是兩套陣容的相互對陣。
兩套陣容各有側重,董元卓、盧林、梁爽所在的一隊扮演強攻的角色,而馮肖亭、曾紀堯、苑偉衛所在的一隊則是守強的一隊,這有點拿自己的矛去攻自己的盾的做法,實際上就是一種內部磨合的做法,試圖最快找出各位置最合適的人選。
李威振被分配在主守這一邊,因為受球隊防守策略的影響,他更多的作用是體現在由守轉攻時,快速前插到位,或射或傳,提供足夠的攻擊威脅力。
雖然機會不多,但李威振還是利用有限的兩腳傳球給隊友傳出了兩次絕佳的機會。
經過一周的內部磨合以後,球隊進入第三階段的訓練,就是熱身賽的鍛煉。
熱身對手從足校的幾個年齡段裏挑選,完全按照真實比賽的規則來,一天一場熱身賽,連踢5天,強度也是非常大,每名隊員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實戰狀態下,球員的優缺點也是盡收趙大宇眼裏。
集訓隊主要以考察隊伍為主,換人比較頻繁,也沒有太過於計較成績,因此麵對訓練有素的足校球隊,也是勝少負多。
李威振參與了其中的一場勝仗,在麵對足校84年齡段球隊時,他硬扛對方陣中高出自己一個頭的中後衛,給搭檔程方送出了一腳舒服的傳球,程方一蹴而就。也是憑借這粒寶貴的進球,集訓隊艱難地拿下了這場比賽。
隨著這場熱身賽的結束,集訓隊持續近半月的前期磨合訓練階段也暫告一個段落,正選的23人名單也隨即出爐了。
前鋒(7):董元卓(遼寧)、郜麟(河南)、盧林(廣東)、程方(廣東)、毛劍青(上海)、董悟生(香港)、李威振(廣西)。
中場(6):梁爽(北京)、陳滔(遼寧)、周海兵(山東)、遊紫歸(浙江)、和正明(雲南)、徐特(廣西)。
後衛(8):馮肖亭(遼寧)、苑偉衛(遼寧)、舒暢(北京)、曾紀堯(廣東)、陳鳴荃(廣東)、黃京生(上海)、譚黽(香港)、謝展(廣西)。
門將(2):於子仟(遼寧)、施宇(上海)。
很幸運的事,廣西的三名小將都得到了保留,連宿舍都不用調整的三人也是買了一瓶果汁,在宿舍小小的慶祝了一番。
看到下午時,沒能留下來的球員也是隻能提前卷鋪蓋走人,球員的心情一般,連著來接人的負責人也是臉色鐵青的。
想到了那天戴華說的話,終於沒能讓他“如願”,三人又是慶幸不已。
但在開心過好冷靜下來,喜悅的情緒也是沒能持續多久,一想到當前不甚明朗的隊內形勢,內心很快也籠罩上了一層灰蒙蒙的霧。
雖然留了下來,有資格遙想出國比賽的事了,但在隊內激烈的競爭形勢之下,每個位置都有2-3人進行競爭。
而李威振更慘,隨著此前安排打邊前衛的毛劍青作為前鋒入選,一共有7名前鋒去競爭3個位置,再加上攻擊屬性強悍,可以勝任前鋒位置的梁爽和陳滔兩名攻擊前衛,那基本上就是3個人去搶一個位置。
從前期的安排來看,主教練喜歡將創造力和把握能力不錯的李威振當作重要的輪換對象,每當球隊在打不開局麵的情況下,會選擇讓他出場去解決一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