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夫人走後,不到兩日,子錫又來了。
子錫是一個人來的,來了先到後堂拜見母親,坐著說了好一會兒話。
老太太房中總是熱熱鬧鬧,小姐、丫頭、嬤嬤裏外站了一地。子錫雖然算是自家老爺,但是按著規矩,年歲大些的小姐們也得避著,都先行告退回去。
此時,屋裏還剩下芝儀(婉貞生文家六女,9歲)、芝蘭(婉貞生文家七女,6歲。)、芝淇(太太生文家八女,天生體弱多病3歲。)三位年歲尚輕的小姐及伺候小姐的嬤嬤們,福兒、景兒則興衝衝地招呼子錫坐下,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忙不迭伺候著。
老太太總是惦記著這個分家別過的小兒子,好不容易回來了,心中自然是歡喜無限,怎麼看怎麼高興。
正好,子錫今天身邊也沒有帶什麼閑雜之人,母子二人正好說說家常話,如此,聊的也比往常更盡興些。
丫頭們看著主人開心,也是跟著愉快得很,巴不得把家中的好茶、好果兒都擺了出來。
福兒捧來一盞沏好的陳年普洱,景兒去廚房把吩咐好單作的蜂蜜鬆花太平糕端上來,放在老太太、子錫中間的案幾上。
老太太眉眼間本就慈愛安詳,再加上笑眯眯地樣子,活像是一尊老菩薩。
她笑看著子錫說:“錫兒,先喝口茶潤潤喉嚨,再陪娘說話。”
“好的,母親!”子錫黑黑地臉龐透著寬厚,認真地回答著,說完,端起茶盞,細看一番。
茶湯冒著熱氣,在紫砂茶盞中浮動著瑪瑙紅色光澤。輕輕啜上一口,如露珠在荷葉上輕輕滾動,包裹著舌尖,靈動中還有幾份纏綿。由舌尖咽入喉中,如一股溫潤甘泉直下丹田,此時,茶湯中的花果香氣才算是完全激發,由內至外的在口中散發了出來。
子錫忍不住連飲了兩口,讚歎道:“好茶!”
老太太歡喜地問道:“錫兒喜歡?待會兒我就讓福兒給你包上兩餅帶去,這還是你們十來歲時,你父親從易武茶山尋來的呢。老爺在時都沒舍得喝,這些年我時常想起過去那些年月,每每想到老爺,便讓她們拿出來沏點給我嚐嚐……”
說到這些往事,老太太頗為傷感,說話間眼眶也紅了,子錫忙走去身旁,低聲安慰一番。
“錫兒啊!母親老了,心中牽掛的唯有你兄弟二人。你兄弟二人要齊心,才是家業興旺的正道。你們好好的,來日我也才有顏麵去見你們的父親……”老太太哽咽地說著。
子錫謙遜地回答道:“母親,兒子謹遵您教誨。您切勿太過傷心,保重身體要緊。”
過了片刻,老太太的情緒似乎也和緩了些,用手絹輕輕擦拭了眼角,便示意子錫坐下。
她將蜂蜜鬆花太平糕向子錫那邊推過去一些,說:“錫兒,你來嚐嚐這個。知道你要來,我特意吩咐她們按照我的法子專門做來。你在那邊倒是不缺人伺候,隻是,想來何家那些粗人,未必有這些細致地心思。快,嚐嚐看!”
子錫笑著拿起一塊白玉般剔透地糕餅,上麵抹了蜜,還有層黃色地鬆花粉和細芝麻。咬一口,苦中帶甜,散發著鬆花的香,很是清心可口,不禁讚道:“很好!單這鬆花粉就不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