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桃園忠義幫”被改編(1 / 1)

三人就是張嘉泰、劉達傑、關浩軒,都“號稱”是十二歲,這裏麵卻有虛有實。

張、關說的是“虛歲”,和很多小孩子一樣,都願意用虛歲,往大了說,都喜歡長大。不像大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就喜歡說周歲,盡量往小了說,有時都往下“掫”兩三歲,還有的刻意隱瞞真實的年齡。

劉達傑說的卻是“實歲”,即周歲。從這一點上來看,他比張、關二人都年長一歲,但他卻甘願當一名忠實的“小弟”。

三人長像各有特點。張嘉泰,膚色較黑,顯得結結實實的,個兒比同齡孩子稍高一些,不胖不瘦。最大的特點,就是左眉有顆紅痣,像淘氣的孩子用紅圓珠筆油剛剛塗上去的一樣,又圓又亮,非常紮眼。

從姓名和長像上就能看出,張嘉泰和張嘉然是同父同母,而且,兩人是雙胞胎。張嘉泰“年長”張嘉然幾分鍾。這幾分鍾,注定了一種命運——讓他得了哥哥的名分。現實中卻處處受製於妹妹,被管得一點兒脾氣都沒有,他敢和父母頂撞,卻不敢和妹妹強嘴。

劉達傑,胖胖乎乎、白白淨淨,像年畫裏的銀娃娃一樣。總是笑嗬嗬的,很討人喜歡。

關浩然,體形處於張、劉二人中間,很勻稱的微胖。長像很大氣,濃眉大眼,虎頭虎腦的。

張、關、劉三人在學校出名,可不是因為不俗的外表,而是因為——淘!而且不是一般的淘啊,都淘出花兒來了,都淘出檔次來了,都淘到一定層次上了。說白了,淘出江湖氣了!

怎麼回事呢?還得從頭說起——

原來,張嘉泰、劉達傑、關浩軒三人鼓鼓搗搗,竟然效仿《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竟然在一處果園桃樹之下來個“摟土為爐、插草為香”,“結拜”為異姓兄弟,正式命名為“桃園忠義幫”。三人要闖蕩江湖、替天行道。然而,畢竟年齡太小、武功太囊、修行太淺,最重要的是世界和平、百姓安樂,“老天”就不用他們仨“替”著幹活兒了。

沒有不透風的牆,掃什麼“黑”、除什麼“惡”的專項行動沒把“桃園忠義幫”給“掃”進去,卻讓班主任把他們給“除”了——立即解散“非法組織”!隨後,硬給改為“桃園互幫學習小組”,並指定班長孟依錦兼任組長,負責監督三人學習,適當兼顧日常生活和行為養成。

於是乎,和平小學五年二級的“劉、關、張”三人可就出了大名了,在全校師生中火得不得了啊,簡直要超過某此“網紅”了。如果搞直播帶貨,相信這三位能把全校師生忽悠蒙嘍,也能把全市約大部分小學生忽悠得找不著北。

…………

按理論上講,孟依錦本是柔弱女子,學習很好,但性格內向,不善於管理班級,怎麼能管住張嘉泰、劉達傑、關浩軒三位“風雲人物”呢?

“桃園互幫學習小組”成立時班主任讓孟依錦出任“一把手”——組長,她就很為難。悄悄找班主任申訴了兩次,都被駁回了。理由很簡單,你是班長,有責任、有義務傳遞正能量,把全班同學都帶動起來,而且是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