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人家裏,孩子也是一個勞動力,從小他們就會做家務、拔草撿柴,如果他們都去學習了,學費書本都是一個長期的開銷。而且少了一個孩子幫忙做家務照顧更小的孩子,就代表著家裏的一個勞動力需要回家,這樣能幹的農活就要少了,年底能分到的糧食就無法養法一家老小了。
不說這些自己本身就沒有文化、家裏條件確實艱苦的人家了,就是他們這個筒子樓裏,都是在工廠裏上班的工人。也都是有一定的文化的,有些小學畢業的,在廠子裏待得久了,周圍都是讀過書念過字的人,潛移默化中也會明白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但是依舊有不少家長為了省錢,就等孩子大了再送去上學,直接跳級或者帶著弟弟妹妹一起,打著精明的算盤,覺得這樣能省下不少學費。所以有好多孩子,明明到了該入學的年紀了,家長們還是不慌不忙等孩子再大兩歲,再去學校念書。
他們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隻是麵對家裏的存款,他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一個決定,總是想著拖一年晚一年,能省一點學費。
所以唐衛國覺得無論如何,也要帶著孩子去省城生活。國家在飛速發展,對於孩子的教育也重視起來了。唐衛國和大哥通信裏,大哥就很多次提及,立江立遠兩個孩子隨著年齡大了,主意也越來越大,一個想要出國,一個想要去首都水木大學。
為什麼周圍的孩子還有村裏的孩子,大多是懂事聽話的呢,叛逆主意大的孩子少之又少。因為他們從小成長的環境,就在目光所及之處,根本不知道外麵廣闊的環境,不知道天地間是有多麼遼闊。
“剛開始做生意肯定難,大哥是讀書人,大嫂一直在醫院工作穩定,他們也都不認識什麼生意人。家裏以前的親戚也都差不多斷了聯係往來,咱們去省城,就是白手起家。我考慮過了,家裏雖然還有點存款,但是我們去了以後,要先把房子租下來。
然後再留下一部分給孩子們的學費,無論如何,咱們做父母的,都要把孩子給考慮好。”
唐衛國心裏百感交集,國家確實在飛快發展,人才緊缺,最近出台的各項政策,都是在積極鼓勵並且大力扶持各行各業的發展。但是唐衛國也不會盲目自大,覺得他們對做生意一竅不通的人,突然開始做生意,就能輕而易舉的獲得收獲了。
但是唐衛國覺得,想要抓住機會,就要膽大心細。畏頭畏尾的猶豫考慮,隻會眼睜睜的看著機會在自己的手裏流失,然後見別人取得成功以後,自己隻能悔不當初。
市場就這麼大,蛋糕就這麼多,國家為什麼頒布那麼多優惠政策,出台那麼多鼓勵福利,就是想要更多的人重視,想要讓這些項目事業吸引更多的人。但是等到人足夠多了,這些項目步入正軌以後,這些福利優惠肯定就會慢慢削弱。
唐衛國清楚,想要吃肉就不能怕剔骨頭。但是畢竟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雖然前景好,但是他們是一知半解就決定進入的。裏麵的門道,還有一些規矩他們都不知道,隻能靠著自己的摸索。
所以前期肯定十分艱難,而且唐衛國已經做好心裏準備,做好了前期失敗的可能性。想要獲得高的回報,就一定要做好高風險的心裏準備。所以唐衛國思前想後,還是給宋美芳提前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