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正在許都忐忑不安,不久曹操召見劉備,春風正得意,不禁大笑道:“玄德啊,今兒早上我就聽見喜鵲喳喳個不停,沒想到果然有大喜事。壽春傳來消息,江淮之間旱災嚴重,袁術已經斷糧了,哈哈……”
劉備掃一眼曹操身旁尚書令荀彧和尚書荀攸,笑道:“確實是千載難逢的好事。袁術倒行逆施,僭越稱號,是逆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這次上天降下旱災,正是為了懲罰袁術,也是警告後人牢記太祖的名言……”
曹操正想著如何對付袁術,沒有細聽劉備講話,急忙打斷道:“袁術敗亡在即,眼下揚州三郡成了無主荒地,咱們要盡快動手,否則揚州就便宜了孫策。聽說袁術要前往投奔袁紹,我準備派人截殺袁術,順帶占了沛國,接著順勢奪取揚州三郡,你們覺得呢?”
荀彧一言不發,荀攸獻計道:“明公,袁術已經是喪家之犬,何必截殺?不如騰出手來迅速平定揚州三郡,將勢力伸展到江北。趁袁紹沒有反應過來,咱們迅速壯大實力,這才是日後對抗袁紹的籌碼。一個袁術,實在不值得勞師動眾。”
曹操露出一絲賊笑,“不,袁術手握傳國玉璽,決不能任由他帶著玉璽投奔袁紹,否則袁紹手握玉璽,那還得了?袁術必殺,玉璽必奪,這件事不必再議。你們說說看,誰去合適?”
劉備見天降機遇,急忙上前道:“明公,劉備願意毛遂自薦!身為劉氏子孫,我對袁術恨之入骨,恨不得手刃賊子。而且袁術懷揣傳國玉璽,如果落到別人手裏,恐怕會占為己有,我劉備是漢室宗親,必會將玉璽雙手奉還陛下!”
曹操遲疑片刻,想起當初郭嘉和程昱的話,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禁瞅向荀彧和荀攸。荀攸望向荀彧,一言不發。荀彧瞅著劉備,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同樣閉口不言。曹操見荀彧叔侄不發話,心下暗恨,一拍案幾道:“好,玄德賢弟,就辛苦走一趟。另外,我給你派兩個副手,一個是中郎將朱靈,一個是中郎將路招,這兩人都擅長帶兵,是難得的人才。”
劉備忙拜謝,出了司空府。前腳剛踏出府門,荀彧後腳也出了司空府,忙喊住劉備。劉備背脊一涼,忙回身笑問:“荀令君喊我有什麼事?”荀彧抬手道:“想陪劉州牧走幾步。”劉備隻好從命。
兩人並肩漫步,劉備一直忐忑不安,荀彧卻十分從容。荀彧見劉備有些不自然,問道:“聽說劉州牧比我年長三歲,但我看劉州牧不像是快四十的人,倒像是三十歲的人,不知道州牧為什麼越活越年輕了?”劉備笑答:“古人說辛勞催人老,或許我過於懶散,這才能保持容顏不衰。不像荀令君,一心操勞國事,為朝廷殫精竭慮,令人敬佩。”
荀彧瞅著劉備,露出一抹詭笑,“可我聽說劉州牧不是懶散之人,你曾參加過鎮壓黃巾起義,又前去討伐過西涼賊寇,還襄助公孫瓚征討過外患,後來駐守平原抗衡袁紹近兩年,又兩次南下援助陶謙,接著淮陰戰袁術,小沛戰呂布……劉州牧這麼多年,功勳卓著,怎麼能說是懶散之人?”
劉備背冒冷汗,苦笑道:“荀令君火眼金睛,劉備什麼都瞞不過荀令君。唉,身為劉氏子孫,劉備一直想報效朝廷,光耀門楣,除賊扶漢,還百姓太平盛世。聽說荀令君出身潁川荀氏,是荀子之後,祖上世代受大漢國恩,想必是國家棟梁,難得的忠臣。身為劉氏子孫,劉備感激不盡!”
荀彧望著劉備許久,始終沒有接話。直到兩人分道揚鑣時,荀彧才語重心長道:“劉州牧才是難得的忠臣,咱們就此別過!”
劉備一路上暗暗思忖荀彧的話,總覺得話裏有話,似乎在暗示什麼。急忙召來關羽、張飛等人,迅速收拾東西,直奔軍營。張飛二人聽說可以領兵打仗,個個歡喜。劉備更是喜不自勝,心中暗想總算可以逃出許都了。
見了朱靈、路招二人,劉備寒暄一番,接著疾問:“兩位將軍,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出征?”朱靈暗暗疑惑,問道:“左將軍的意思是什麼時候?”劉備伸出三根手指,“三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