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1 章 完結章(2 / 3)

楊宣政後背一緊。

“你十三歲,還是個孩子。但太子沒有十歲二十歲的說法,太子,便是太子。”太皇太後抬腳邁過了門檻,然而七十多歲高齡的她,麵對跨了一輩子的門檻,竟是險些被絆了一下。

阿糖和阿玉一左一右,眼疾手快的攙住。阿糖忍不住埋怨道:“老娘娘,您老別逞強。”自從顏舜華正位東宮,宮裏便慢慢的改了稱呼。如今單說娘娘,已是指向了顏舜華。而太皇太後,則變成了老娘娘。她的確老了,滿臉皺紋,步履蹣跚。早看不出年輕時的美貌,更無當時勇往直前的氣勢。

她被宮女們攙到了羅漢床上,穩穩坐下後,才苦笑道:“有年紀了啊……”

楊宣政連忙湊趣:“您身子骨還康健著呢。”

太皇太後略沉默了片刻,道:“我過陣子,便不再上朝了。”

楊宣政不禁愣了愣。

“我老了,他差不多也長大了。我再插手,討人嫌。”太皇太後歪在了大迎枕上,笑道,“那一年,他想過繼你為嗣子,尋我商議。就是坐在小杌子上,討好的給我揉腳。而後隨口抱怨,說想廢了裹腳的規矩。”

楊宣政靜靜的聽著。

“那時隨口的一句抱怨,他可能都忘了,但我記得。”太皇太後笑容微斂,“隻因,他或許忘了自己那時抱怨過,但他憐惜媳婦兒的心,卻是一直沒變的。他恨裹腳,恨當時流放的路上,裹腳加重了他媳婦兒的傷。”

“是以,我最後一道在乾清宮頒布的懿旨,是送給他的一份心意。”

太皇太後含笑看著楊宣政:“我曾做皇後時,便是這麼的細致體貼。因此,憑他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皆非我的對手。不在於我是皇後,而在於我與他能心意相通。”

“君臣、父子、夫妻。”太皇太後道,“是為三綱五常。”

“我做皇後如何體貼的聖上,你做太子,做兒子,就該如何體貼你的父皇。而不是警惕他,防備他。”

楊宣政沒有說話。

“老人家總是很怕寂寞的。”太皇太後有些悵然的道,“且人老了就得服老。將來,得我靠著他,不是他靠著我。所以我得對他好一點兒,讓他記著我的情,不好意思對我不好。”

“包括今日教導你,亦是討好他的手段之一。”

楊宣政愕然。印象裏的太皇太後,是巍峨的高山,是決不可挑釁的霸主。然而他此刻親眼看見的,竟是太皇太後身體力行的教他該如何示弱!

這不可能!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太皇太後緩緩念出了《道德經》的第八章,“水為至善,蓋因柔能克剛。皇帝冊封太子,總要添上一句‘深肖朕躬’,你唯有長成他期盼的模樣,方能‘無尤’。”

“他仁善,你便要仁善。”

“他心軟,你便要憐惜天下蒼生。”

太皇太後輕笑:“我如今,不是慈眉善目許多了?”

楊宣政無言以對,但太皇太後的話,卻是讓他忍不住的深思。

為臣之道,為子之道麼?

待他回過神時,太皇太後已然靠在羅漢床上睡著了。不便再打攪,楊宣政悄悄退出了慈寧宮。可就在他離開不久,太皇太後睜開了眼。年紀大了的人並沒那麼多睡眠,隻是有些話須得點到為止,說多了倒不好。

她低聲咕噥道:“重新撿回做皇後時的伎倆,真討厭。”但楊景澄已經成長,此時雖無事,她再垂簾聽政,或有一日,祖孫鬧翻,她便徹底輸了。

太皇太後輕輕歎了聲,一輩子在大事上從未出錯,不難。就是忍這一件事,著實難上了九重雲霄。罷了,日後……閑來無事在家帶帶孩子吧。倘或再帶個名垂史冊的太子出來。她這一生便可稱波瀾壯闊,可由史家極盡溢美之詞,流芳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