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渤海建國 第一節(1 / 2)

女皇武則天原本借平定營州之亂的機會,讓武氏子弟功立業積蓄些資曆也好為日後立為嗣君鋪平道。可是武氏子弟的碌碌表現實在太過不堪簡庸劣至極,讓武則天大失所望同時也為天下恥為笑柄。女皇武則天識到武氏子弟才智平庸絕不足以托付後事,而唐朝依舊是人心所向,天下各族姓猶對李氏皇統望盼不息。影響武則天立嗣態度發生轉變,聖曆二年(元699年),武則天決順從民心歸還皇統於李氏,重立廬陵王李顯為皇太子。

但對那些膽敢對抗自己,還然宣稱要恢複唐朝正朔的契丹叛眾,武則天發下毒誓定要將他們鏟除盡淨。憑叛眾如何氣焰囂張猖狂對抗,鐵血冷酷的武則天始終不曾嚇住。便己方前線節節失利武則天也沒有亂了陣腳,而是繼續以鋼鐵般調配全國力量進剿平叛。要能平定叛亂,一向心高氣傲的武則天不惜低姿態助於突厥人。原來前臣服於己的突厥人發動叛亂重漠複國,立後東突厥汗國但一不得武周承認。為換後東突厥汗國出手相助,武則天甘願承認後東突厥汗國合法性,又向其移河曲州突厥降戶以穀種四萬斛,雜彩萬段,農三千等物資。外出於分化和孤立契丹叛眾考量,武則天又著力拉攏同樣參與到叛亂的營州靺鞨。就這樣因著曆史機緣,營州之亂中原本是配角的靺鞨人推到曆史前台。在這無烈燃的紛飛戰火中,一個嶄新民族也將從營州靺鞨中悄然誕生。

營州之亂迅猛爆發,營州靺鞨不僅參與到叛亂中而且分成兩部,分由乞乞仲和乞四比羽統領。乞乞仲所部靺鞨,主要是高句麗滅亡後內遷至營州的靺鞨人,雖以粟末靺鞨為主但融合了白山靺鞨等其它靺鞨部族。所以《舊唐書》在標明其靺鞨族屬同時稱其為“高麗種”,而《新唐書》亦將其稱為“高麗餘種”。自高句麗滅亡算起,乞乞仲所部靺鞨遷至營州近三十年,可新舊唐書沒有泛泛而論將其籠統稱為靺鞨。就是為了將這些稱為“高麗種”的粟末靺鞨、白山靺鞨,和乞四比羽統轄的另一部靺鞨分開來。因為在唐朝新舊唐書作看來,有乞四比羽率領的靺鞨部眾才是營州靺鞨正苗紅的正統主。他們是隋末唐初以來主動歸附內地的粟末靺鞨部眾。為示區新舊唐書將其簡稱為靺鞨或靺鞨酋。

營州之亂發生後,靺鞨酋長乞四比羽和乞乞仲分率所部靺鞨亡“東奔”渡過遼水,在不遠的奧婁河(今牡丹江上遊,又稱忽汗河)地區“阻奧婁河,樹壁自固”。說白了乞四比羽、乞乞仲兩部是在割自,同時靜觀時局會如何變化。後來孫萬榮“何不還我廬陵王”政口號感召,兩部靺鞨紛紛附和叛軍所邀參與舉事,乞乞仲還叛軍授予大舍利銜。看營州契丹、奚兩番和營州靺鞨都屬逆賊叛眾,但契丹、奚兩番才是叛亂核心兼骨幹,靺鞨不過幫凶而已。正因如為分化瓦敵人,向來硬的武則天罕見懷柔姿態赦免營州靺鞨的附逆之罪,冊封乞四比羽為許國,乞乞仲為震國。然而靺鞨酋長乞四比羽出於對唐朝正朔感拒不,堅決站在武周對立麵上。而靺鞨酋長乞乞仲或是因為沒有決定權,或是態度過於含糊曖昧也沒有出明確表態,殊不這一絲猶豫就惹來了大禍。

神功元年(元697年),武周聯合後東突厥汗國聯手平定營州之亂。叛軍首領孫萬榮無處可逃部下斬殺,傳首東都洛陽。平叛後武周對曾參與叛亂的各族姓予以殘酷屠戮和瘋狂報複。武懿宗是狠毒至極,要將叛軍脅從的各族姓“生剮其膽”,奏請朝廷“(凡)河姓從賊盡(滅)族之”。麵對喪心病狂的反攻倒算,營州靺鞨自難免其禍立開逃,乞乞仲、乞四比羽二人各率所部分東奔。武周哪肯輕易過這些曾出“反武”旗號的靺鞨叛眾。在宰相狄仁傑議下,武則天大膽啟用投降的原契丹叛軍將領李楷固和駱務整,不僅免其死罪還“授其官爵,委以專征”,令二將率軍追繳叛眾餘孽。李楷固、駱務整感激涕零立誓報效朝廷。不負女皇厚望,左玉鈐衛大將軍李楷固、右武威衛將軍駱務整,快便將契丹餘黨“悉平之”“獻俘於含樞殿”。武則天喜出望外賜李楷固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