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年(公1228年)的大昌原之戰,正大年(公1230年)的衛州之戰,正大八年(1231年)的倒穀之戰,金軍皆是以弱勝擊敗占優勢的蒙古軍。為扭轉不利局麵窩闊台汗依照成吉汗臨終前製定的滅金方略,於正大八年(公1231年),發兵三征討金朝。窩闊台汗率中軍由山下突破黃河後進攻汴京。斡陳那顏率東軍出濟從東麵牽製金軍。拖雷率軍作為奇兵自漢中借宋道沿漢水迂進軍,從側後方威脅汴京。正如成吉汗所,蒙古軍避實就虛出其不意的戰法徹底亂了金軍原有作戰部署。金哀宗得情況大驚,急忙調遣黃河沿岸守軍二十萬至禹山(河鄧州)一帶阻擊拖雷。不久窩闊台汗率軍占領鄭州其前鋒部隊抵汴京城下,金哀宗又連忙命正與拖雷對峙的顏合達、移刺蒲阿師救援。顏合達、移刺蒲阿率所部騎兵二萬、兵十三萬,合計十萬軍星夜疾馳援汴京,這支人馬也是金朝最後的生力軍。拖雷一麵以三騎兵尾隨不斷襲擾疲敝金軍,一麵結四萬蒙古軍在金軍援汴京的必經之地,鈞州(河禹縣)三峰山設下埋伏。天興年(公1232年)二月,金軍行至三峰山時與蒙古軍遭遇,雙方二話不說立開激烈對決。此時金軍已三日無食,加不得休息將士們各個饑疲不堪。戰場上又恰逢天降大雪氣溫驟冷。嚴寒之下金軍甲胄、槍械盡都霜凍如椽戰力銳減,用《史》的話講,“金人僵凍無人色,幾不能軍”。但對陣的蒙古軍因來自方習慣於寒冷氣候下作戰故而未到響。抓住金軍處境不利的絕佳戰機,拖雷揮部下將金軍團團圍住同時輪休息攻殺不止,金軍殊死抵抗同時損失慘重。狡猾的拖雷命人讓出一條往鈞州道,故意金軍走。待金軍倉皇出逃時蒙古軍突然伏兵驟起猛然夾擊,精疲力竭的金軍無力抵禦,金軍大敗死傷不計其數。《史》記載,“(蒙古軍)追奔數十裏,(金軍)血道,資仗積”。移剌蒲阿向汴京逃奔未為蒙古軍擒殺,顏合達、顏陳和尚率金軍殘部退至鈞州城,不久城破二人俱死。經此一戰金軍良將盡歿僅存精銳主力喪失殆盡,金朝自是無力與蒙古抗衡。
三峰山大戰塵埃落定,金潼關守將自大勢已去獻關降蒙,黃河以十餘州亦相繼蒙古軍攻陷,金朝耗盡心血傾力的潼關、黃河防線徹底崩潰。在窩闊台汗在與拖雷勝利會師後蒙古軍又開始大舉圍攻汴京,金朝守軍苦苦勉力堅守將一年。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此困頓境況下汴京城內瘟疫大起加之糧食緊張,死者達十餘萬人貧不能葬者尚未包括在內。眼見城內糧食耗盡外援又蒙古軍堵絕,十二月,金哀宗不得不逃離汴京,蒙古大將史天澤一緊緊追殺不舍。天興二年(公1233年)正月,金哀宗逃歸德(河丘)。同月,汴京守將崔立殺汴京留守獻城降蒙,留守汴京的宗王宗室貴族盡為蒙古軍斬殺。月,金哀宗奔至蔡州。月,蒙古都帥塔察兒統率大軍來攻,至此金朝終於走到山窮水盡地。
為盡快滅亡金朝,蒙古派宣撫王檝約宋出兵會攻蔡州。《鑒續編》記載,窩闊台汗向宋出承諾隻要宋肯與蒙古合作,待蒙宋攜手消滅同為雙方不戴天的仇金朝,蒙古願“以河地歸宋”。得蒙宋欲聯手對付金朝的消息,金哀宗遣使言辭懇切地告宋,“蒙古滅國四十,以夏,夏亡我,我亡必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連和,所以為我者亦為彼也”。平心而論金哀宗所言可謂句句在理,一旦金朝蒙古消滅,宋不可能獨善其身必然跟著遭殃,可怎奈宋理宗君臣早把聯金滅遼的慘痛訓拋諸腦後。此刻宋全失去了理智,的都是如何向金朝報昔日靖康時的血仇,同時淪陷年的河故土,所以哪會聽得進金哀宗苦苦相勸。八月,蒙古與宋達成協議雙方聯兵滅金。
盡金朝覆亡命運無可避免但金哀宗卻不肯束手待斃,他下達勤王詔令仍有約數萬金軍從各地彙於蔡州。在金哀宗苦心激勵下,這些趕來赴死的忠勇將士們鬥高昂,誓與蔡州存亡。蒙古軍也不曾到,權困獸猶鬥的金軍竟能迸發出如此勁戰力,蒙古軍鋒嚐試初攻蔡州時居然為出城戰的金軍擊敗。見攻不成蒙古軍變戰法,轉而將蔡州重重圍困起來(《續資鑒》記載,“自是蒙古不薄城,分築長壘圍之”)。無論是守城方還是圍城方,長圍困戰都是對其意與耐力的極大考驗和無比煎熬。隨著糧草很快告罄,蔡州城內軍民是蒸煮鞍靴皮鼓之以充饑,而後姓至陷入到“聽以老弱互食”,守軍日“以人畜骨和芹泥”為食的慘烈境地。便如此守城軍民仍舊不肯屈服,金哀宗為鼓舞士氣宰殺自己廄中駿馬、軍馬供將士食用,出禦用金銀皿賞賜守城將士。遍觀金朝覆亡之際忠勇不屈的事跡又何止蔡州上演,蒙宋聯手後宋大將孟珙引軍圍攻唐州。《金史》記載,“(唐州)城中糧盡,人相食,黑漢(烏古論黑漢)殺其愛妾啖士”,在烏古論黑漢感召下城中士大夫爭殺妻女以饗將士。唐州最終不免城破,烏古論黑漢於巷戰擒不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