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明末農民大起義 第四節(1 / 2)

農民軍動作戰的策略之所以能夠發揮很好成效。一個非重要原因,就是明朝方麵同樣存在著分守各境的地方明軍缺乏互相協同弱點。在與農民軍追剿與反追剿的不斷周旋中,兵力分散以戰線過長這兩點因素都使得明軍窮於應付。眼見明軍漸漸落於動而農民軍勢力又日漸壯大,中原腹地是農民軍攪得一團糟,崇禎帝不由得萬分焦急。為變各地明軍“事權不一、相互觀望”屢屢陷入動的局麵,明朝決議平剿民變的方針為“中兵力,全麵圍剿”。既要中兵力就得統一事權,那該由何人執領哪?河等地鄉紳朝中大臣多請推薦,在鎮壓農民軍中戰功顯赫的洪承疇擔此重。然而崇禎帝卻沒有同意群臣薦請,因為擔心洪承疇權力過於中會功高蓋主。此前明軍進剿山農民軍時崇禎帝就不肯重用洪承疇,反倒插心腹太監至各明軍中為監軍,諸如曹文詔這樣的高級武將也要監軍太監牽製。但太監軍事揮能力實在不咋地,從山“剿賊”失利到澠池渡,監軍太監表現太過不堪。崇禎帝經過權衡仍以洪承疇在陝三邊負有重,不能輕易移動為由拒絕了朝臣對洪承疇薦舉。崇禎年(1634)正月,崇禎帝命在鎮壓農民軍中同樣表現突出的繼延綏巡撫陳奇瑜為兵部右侍郎,總督陝、山、河、湖廣、四川省軍務,並調遣重兵於河、湖廣、四川追剿農民軍。在陳奇瑜統一揮下陝晉豫川湖廣省明軍大舉出動,四麵分進合擊度給予農民軍以沉重擊。數大戰中尤以明末將盧升的進剿戰績最為卓著。

崇禎年(公1634年),農民軍馬、過天星、滿天星等部,趁著湖鄖陽明軍兵力虛大舉圍攻鄖陽府,連陷鄖陽縣川東重鎮夔州直逼府城鄖陽,消息傳來天下為之震動。當時農民軍聲勢蔚為浩大,鄖陽撫蔣允儀明將左良玉不能與農民軍相敵。三月,崇禎帝詔命盧升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提督軍務兼撫鄖陽。臨危命的盧升急匆匆趕至鄖陽時局麵已十分艱困,鄖陽撫下可調之兵不過一萬千,而聚鄖陽附的農民軍卻多達到四十餘萬眾。麵對險惡境況盧升毫無畏縮積極調遣周邊客兵防進剿,並在鄖陽黃龍灘與農民軍展開凶險惡戰。盧升與省總督陳奇瑜密切配合分道夾擊,把農民軍得丟盔棄甲連連大敗。兩個月艱苦追剿中盧升與將士們同甘苦,於山絕穀蔓草荒煙中日夜追敵,連戰捷斬敵首萬餘,曾聚於鄖陽附的四十多萬農民軍終為盧升得“霧滅煙消”。經此一係列艱難苦戰,盧升以其神勇無比表現贏得後人對他明末“戰神”的讚譽。

在陳奇瑜統一揮下明軍在河、湖等地數度大敗農民軍,連續遭到挫敗的農民軍為避開明軍鋒芒紛紛向陝、四川轉移。陳奇瑜怎肯就此過這群節節敗退的窮寇,他繼續揮明軍尾隨追擊。在各省明軍圍追堵截下,崇禎年(公1634年)月十日,一支農民軍主力進至陝漢中棧道時誤入死地車廂峽,車廂峽地勢險惡“四山巉立中亙四十裏易入難出”。時趕來的明軍迅以壘石塞將這支農民軍死死困於峽穀中。對於困車廂峽的農民軍竟包括哪幾部?後人存在較大爭議。《明史·李自成傳》記載,當陳奇瑜兵至時張獻忠已逃奔雒但李自成陷困於車廂峽。毛奇齡的《後鑒錄》也記載,坐困車廂峽的農民軍應當是“急奉闖王(高迎祥)奔入興平”的李自成。《明史·陳奇瑜傳》《烈皇小識》的觀點認為,李自成、張獻忠兩農民軍首領都困於車箱峽。有學者提出,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首領都困於車廂峽。無論哪種說法有一點達成識,那就是李自成肯定困裏麵了。

就在月上旬,李自成、張獻忠曾率十萬農民軍奪占平利、旬陽,並與陳奇瑜、盧升所部明軍大戰於平利城東的烏關。此戰農民軍不敵敗十餘首領俘,農民軍失利後轉攻康老城又不克,度為明軍逐走。不過旬日輾轉至車廂峽時,與李自成一同困的農民軍已大幅減員至四萬。從中也可看出此前在與圍追堵截的明軍激戰中,農民軍損失何其慘重!

相比於躲避明軍窮追堵截,坐困於車廂峽達兩月餘的農民軍處境要為險惡。居高臨下的明軍從山頂上或不停投石砸襲,或不斷擲火炬焚燒。困於峽穀內的農民軍又饑又餓不說,還本無處還擊很快人馬便死傷過半。偏偏此時穀內突遭山洪暴發,因著峽水大漲農民軍士兵“馬乏倒斃,弓矢盡脫”,徹徹底底陷入至無可挽的絕境中。情勢已萬分危急眼見覆亡在,可困於峽穀的李自成卻並沒有驚慌失措亂了方寸,反倒以一種超乎人的鎮定和冷靜縝密籌劃著可行的突圍方案。李自成納了部下顧君恩的獻計,利用陳奇瑜患得患失的弱點假裝投降歸順,同時又以重金行賄買陳奇瑜身邊將官對其加以遊說。進士出身的陳奇瑜本性耿直仁善不似洪承疇那般心狠手辣,而此前連勝利也讓陳奇瑜不免有些驕傲輕敵。兩相綜合下陳奇瑜終雄悍詭譎的李自成欺哄,了本已束手待戮的農民軍投降。殊不他一時心慈手軟,就令明朝白白失去除掉李自成這個最可怕敵人的絕好機會,是令人扼腕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