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事情背後,解元定論(1 / 2)

第1章:取解結束,回歸別院

終於,到了第九日酉時十分,這一年的秋闈終於在吏官的郎喝聲之中,宣告結束!

“取解結束,祝諸位隨州學子,青雲直上!收取考卷……”

將所有的考卷收攏、糊名後,三場的考卷便是已經盡皆齊備,而後,一眾考官便是捧著試卷,一眾巡考隨行,諸多兵丁護送,轉到了一座旁的房舍之中。

接下來的幾日,一眾考官便是在這裏審閱諸多試卷,並判定出錄取名錄。

房舍很大,左右足有五間之多。待到一眾考官進入其中,內中已經有不少人等待!

先是將這些考卷,盡皆交給一名皂衣吏,這吏捧著到了最內側的一間屋子,數名儒生模樣的人正在其中端坐。試卷取過來,這些儒生便是開始謄錄!這一點,當然是為了防止考官辨識字體而徇私。

考生的試卷乃是墨筆所寫,而謄錄的考卷則是朱筆來寫,便是墨卷、朱卷之分。

待到謄錄完畢,便會送到另外一間屋子中。這間屋子中同樣有十幾名儒生。他們便於謄錄之人對讀,防止謄錄的過程中產生錯誤!

待到這一切盡皆校隊完畢,雙方用印後,便會再次送到主考官手中。而主考官則是主持抽簽,決定一眾閱卷人審閱哪些考卷!等閱卷人看到心儀的考卷之後,便會推薦給副主考,便是‘薦卷’!

副考官審閱之後,若是中意,那便會在試卷上批一個‘取’字,而後便送到主考官處,進行最後的審核。若是主考官也同樣中意,那麼,便會在試卷上批一個‘中’字。到了這時候,一名考生的命運便是已經被最終決定了。而我們時常所的取士、中舉,便是由此而來。

一眾考官開始了忙碌審閱,而這時候的考生,則是徹底放鬆下來。

在吏的帶領下,眾考生穿過明遠樓,便是向著前方的致公堂而去!青磚路兩旁,立著八麵牌子,各書:明經取士、為國求賢、青雲直上、開文運、連中三元、指日高升、鵬程萬裏、狀元及第等。而致公堂中,則是各色泥彩人,有的披紅掛彩,有的騎馬遊街!最後,還有一個榜單上寫著每一次科考之年的三甲名錄等等。

這項活動,約莫也就和後世的考生去參觀清北的心情差不多……

從致公堂中走出,前方則是被一條寬三四丈的清水池攔阻,清水池正中,一座石橋跨過。石橋之上,書:飛虹橋,三字。而橋的欄板以及扶手上,同樣刻印著如同‘一路連科’等吉祥詞彙以及各種吉祥紋飾。

從飛虹橋上走過後,前方便是貢院的東門!一眾學子從東門走出,也是取‘紫氣東來’之意,包括中狀元之後的東華門唱名,基本上類似……

知道今日沈堂科考便會結束,所以,二女連同幾個丫鬟,從未時便開始在貢院東門外等候。

馬車之上,原本諸事淡然的二女,幾乎每過一刻鍾,便會掀起簾子,對馬車外的幾個丫鬟問道:“門中可有動靜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