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中醫博大精深,要想通過幾本書就能全麵講解是不可能,寫太多、太專業的內容,勢必讓讀者很難有信心讀下去。我秉著“名醫堂:中醫讓生活更健康”的信念,並結合多年行醫和講醫的經驗,將中醫的一些基礎知識溶於日常病例的分析與治療中,這樣讀者讀起來不累,也容易記憶,做到一學就會。於是就有了《從生活學中醫叢書》。
診斷是治病的前提,沒有正確的診斷,就不會有正確的治療。而中醫的診斷方法有“望、聞、問、切”四診,通過四種手段搜集各種資料,綜合分析得出辨證論治的結果。在這四種診斷方法中,與患者零距離接觸的就是切診(脈診),所以也可以說切診是對疾病零距離的觸摸。
脈診就是通過切按患者的脈搏來獲取人體各種生理和病理信息,為臨床診療疾病提供客觀依據。很多初學中醫的人都認為脈診是一座難以攻克的大山,常常發出“心中了了,指下難明”的感慨。為了使更多的人認識中醫脈診、了解中醫脈診、學習中醫脈診,我結合自己20餘年的臨床經驗,將晦澀的中醫脈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出來,把簡要實用的知識集成此書,呈現給大家。
《初學脈診一點通》重點介紹了中醫脈診的基礎知識以及28種常見脈象,結合臨床實例,幫助大家學習脈診的基礎知識,並總結出歌訣幫助記憶。
希望本書能給您帶來一些有用的健康知識,幫您學好中醫脈診。
脈診——名醫診病的秘訣
2010年3月,小黃抱著兒子在丈夫小陸的陪同下,與父親、姑媽一起來到名醫堂。剛進門她就道謝說:“陳醫生,當初多虧您幫我把脈,才知道是懷孕了,還叮囑我不要胡亂吃藥。您看,我兒子多麼健康啊!”
“當初小黃來看病,我給她診脈,發現是代脈,脈來遲緩,遲中一止,良久複來,按之不絕,所以可能是懷孕了。又經詢問得知她時常惡心嘔吐,月經2個月沒有出現,這些都是懷孕的典型表現。結合脈症,因而確診她是懷孕了。”我抱著寶寶解釋說。
“不瞞您說,當初我愛人時常惡心嘔吐,全身無力,我就建議她吃點止嘔藥、營養品,幸虧她來向您請教,才沒有胡亂用藥。從那以後,我就對中醫產生興趣,開始自學中醫了。請問這代脈是怎樣的,出現代脈的人一定是懷孕了嗎?”小陸問。
“代脈的脈搏搏動緩慢,時而歇止較長時間,停久方來。懷孕的婦女有時會出現代脈,這屬於正常脈象。但是,某些生病的人也可能出現代脈,這就需要仔細鑒別了。”
“中醫學博大精深,看來我得更加努力地學習啊!”小陸感慨道。
我注意到她姑媽有些煩躁,進門後一直神神叨叨的,疑惑地看向小黃。小黃悄悄地告訴我:“這就是我在電話中提到的姑媽,她在去年年底得了精神病,經常疑神疑鬼的,一直服用抗抑鬱的藥物,卻沒有很好的療效,因此帶她來請您診治。”
我將兩位女士請到診室,給她姑媽把了脈,脈弦而澀,脈幅細而窄,張力明顯,長而端直,指下遲鈍,澀滯不前。於是問了幾個問題,得知她姑媽今年55歲,經常覺得周身刺痛,口幹口苦,喜歎息,尿短色赤,大便幹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