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1

一件事情的發生總有契機,一本書的寫作也是一樣。《和春天一起來到映秀》得來,說起來,是跟樟木頭中國作家第一村有關的。我聽說了有這麼一個地方,是所尊敬的雷達老師任村長,就詢問有關情況,進而知道了東莞文學院麵向全國招收簽約作家的事。

一個地級市麵向全國招收簽約作家,有幾分氣魄呀!好奇心下,去找來有關東莞的書翻讀,讀得興致勃勃,這東莞由一個小小農業縣在短短十幾年裏,一躍而為可比天津、大連等都市的現代化城市,被廣泛地譽為創造奇跡的地方,頗有神話況味。素來對神奇事物懷揣興趣,不由生了探秘之心。最好的探秘之法是身臨其境去看一看。而最好的身臨其境之法無疑是成為它的簽約作家。

就是這樣,我走進東莞援建映秀這件壯麗的事。

有了這一場傾情寫作。

人們說這本書是迄今為止國內(甚至世界範圍內)唯一以重大社會事件為題材的長篇紀實散文。如果它對東莞乃至全國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有小小一點兒益處,那麼,首先應該感謝的是雷達老師,感謝他付出心血,成就了中國作家第一村。

尤其功不可沒的,是東莞市文聯主席兼文學院院長林嶽先生,地級市文聯麵向全國招聘簽約作家,而且勉力堅持,已曆三屆,這充分展示了莞人敢為人先、力爭上遊的寶貴精神。這件事對東莞文學事業的促進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是一個曆史性的貢獻。謹此,向林嶽先生致以一個寫作者由衷的敬意!

不僅宏觀上統籌策劃,林嶽主席還在簽約作家創作過程中給予具體入微的幫助,比如本書的采訪,開始就是林主席親自打電話給東莞援建工作小組組長陳林佐,幫助聯係接洽,使得采訪工作能夠順利展開,有效進行,為創作的及時完成提供了保證。

另外要道謝的,是東莞文聯副主席兼文學院副院長曾小春先生,這本書從最初的聯係采訪到文稿初成後的審看修校,曾院長都付出了巨大心血和辛勤勞動。東莞文學院簽約作家力作迭出,跟他的無私奉獻是分不開的。

還有東莞市長助理陳林佐等東莞援建工作小組的成員們,以及東莞城建工程管理局副局長朱利民等援建工程管理處的成員們,他們對采訪工作給予傾力支持,積極配合,這是本書順利完成最關鍵的保證,在此,予以衷心感謝!

最後要真誠致謝的,是東莞市常務副市長兼東莞援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冷曉明,冷市長十分重視本書的創作,在采訪、出版等諸多方麵均給予了重要支持和幫助,這部作品可以看做是東莞援建映秀工作的一項內容,是援建工作的一個收獲性成果。

當然,歸根結底要誠摯以謝的,是東莞市委市政府,是在他們的正確領導下,才有了東莞市文聯、東莞市援建映秀工作小組、援建工程管理處等部門令人敬羨的成績。東莞的輝煌,是現代中國的驕傲,首先照亮了社會經濟,必然隨之使文化事業發出光芒。東莞此時的目標,是建設文化強市,相信這個理想也同樣會迅速實現。

以虔誠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這次寫作,是我對所有關愛和支持的回報。

2011年9月19日於東莞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