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膏藥從來都不缺,這些貼劑非常受中國人的歡迎。孩提時,我們用它們來敷貼小傷口、皮疹以及昆蟲咬傷。我的保姆阿媽當頭痛或風濕發作時還把膏藥貼在太陽穴和前額上。這些散發著樟腦和生薑氣味的膏藥不斷地讓我回想起過去,回想起童年。正是在那些年,加入了配方藥物的膏藥——通過皮膚被吸收到血液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注意,並開始被所有的歐洲各大醫院使用。而在中國,膏藥早已是一種曆史悠久的醫術。
在中國,那些藥的名字也反映了中國人對給予一切事物以詩意、想象以及古怪的名字的習慣:“百喜”、“永春”、“除舊歲”、“回春”、“萬合”、“滋陰壯陽”。所有這些藥物的名字聽起來實在太有誘惑力,讓你忍不住想買。
還有一些專門給男士吃的保健藥,像“蒙古將軍”以及由杜鬆汁、血竭、芝麻、硫華以及其他成分製成的“五虎將”,不過我也弄不明白這個名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當我正在看“七大功效與密須丸”時,那位醫生兼藥師走過來,說:“這可不是你吃的,而是你丈夫吃的!”
“天熱時我老咳嗽,而且還流汗。”我對他說。
“您住在哪裏?在中國嗎?”
“不,我是來旅遊的。”
“能問問您多大年紀嗎?”
“當然。”我對他說。
“哦,您看起來更年輕。也許您食用人參過多?”
“沒有。也許是因為我是半個中國人。”
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典型的中國式的吃驚表情。
“您這種在夏天裏發作的久咳有多久了?”
“至少10年了。”我回答說。
“我需要給您作至少四次治療,每隔一星期一次。”
我回答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就要離開中國了。聽我說完這話,他走進藥店的後麵不見了,回來時手上拿著一個紙包,他把紙包放在我麵前的櫃台上打開。那裏麵是放大了的一隻耳朵的圖解,上麵有文字說明。當我看著那張圖解的時候,他讓我深呼吸,用聽診器聽我的支氣管的呼吸聲。
“您看得懂中文嗎?”
“一點點。”我一邊端詳著那個紙包一邊回答說。
“您看得懂這些文字嗎?”
“是的,這是氣,‘空氣’的意思。”
“好的,這裏的其他兩個呢?”
“看不懂。”
在耳朵的圖解中共列了三個表意字。
“與這三個表意字相一致,我會在您的耳朵裏植入三粒皮下礦物微珠。您不會感到任何痛苦或不適。當您晚上咳嗽時,用拇指和食指按一下有微珠的地方,您會馬上發現您可以更暢快地呼吸、不再咳嗽了。不過,這隻是一個暫時的治療方法。你回國後去做做針灸,隻有這樣才能完全治愈。”
他給我做了一個小手術,用一塊小小的、幾乎看不見的護創膏將每粒微珠覆蓋起來。我注意到身後已經有一長隊人在耐心候診了。顯然,大家是慕名而來,而藥師也是個大忙人。我對他表示感謝,並為那三粒微珠付了10塊錢,一想到隻要按一下手指就萬事大吉就已經讓我感覺好些了。
那幾粒微珠肯定起了作用。當我回到意大利時,我把它們取出來了——當我用指甲擠壓它們的時候,它們很容易滑動。現在我正等待著用針灸治療耳朵,我有信心治療會取得成功。用針尖穿過耳垂是無痛、廉價且有效的——對此,我有實例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