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重返故裏 6(1 / 2)

第三部分重返故裏 6

不少東方城市因其曆史遺跡或建築風格而定了型;而中國的特色在於自然的魅力。

一方麵我在欣賞著大自然的奇特風光,而另一方麵我還得解譯那讓我搞不清楚某人來自哪裏的混雜的方言。盡管普通話——中國的官方語言——在北方通用,但是在南方卻方言混雜,再加上我用的英漢混合的俚語,這讓我與人交流起來頗為困難。

我所遇到的唯一熟悉的就是寧波口音,當時是由一位憤怒的婦女說出來的,她大叫著“阿拉,阿拉”,後麵還有其他一些話。盡管我不解其意,但是我知道聲音的抑揚頓挫和變化。我好奇地望著她,當她說話時,我緊緊地盯著她。那孩提時耳熟能詳的腔調,讓我想起了其他的聲音,與之而來的是潮水般的記憶,我被那些記憶充斥著,滿心傷懷和憂鬱。每一個記憶,哪怕隻是一個聲音,也是一個情感的回憶——一種日常事物的活的語言。我已經忘卻了他們招待我吃的穀類以及草本植物的名字。而語言依舊作為一種強有力的紐帶與現實聯係起來;而語言既已殘缺不全,我的情感和思想自然也就受到了約束和限製。

寧波原來叫Ningpo,現在叫Ningbo。小時候我常常去那裏,而每次去幾乎總是碰到風大浪急的海麵和呼嘯的狂風。據說,我們得穿過的那片水域上有許多海盜劫匪,他們盤踞在舟山群島一帶。看來他們現在又回來了。我可不想遇到他們。

小時候,從上海到寧波的旅程總是一帆風順的。我通常是和阿媽一起去,有時和外婆同行,她們兩個都信佛,都很迷信。

佛教在中國廣為信奉,主要是因為它能讓人們感到平和,感到一切不那麼捉摸不定、那麼恐懼。舊中國的婦女們對於大海的認識少得可憐的這一事實,加上她們十分畏懼海盜劫匪,這就意味著我每次乘船到寧波都要忍受她們的哀歎,在行前和旅行過程中,她們會不停地禱告,祈求觀音菩薩保佑。

觀音原是印藏佛教中的神,公元5世紀由虔誠的佛教徒傳入中國。有幅肖像畫的是觀音是一艘航船的船長,船上載著信徒,在人類遭受痛苦的狂暴的大海上航行,駛向最終的和平的彼岸。觀音還是船員、水手們的保護神,不過所有人,特別是婦女對她非常崇敬。

外婆和阿媽在從上海到寧波的一路上的行為舉止足以說明了這種崇拜。

我童年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寧波的耶穌會傳教團度過的。但是我的記憶並沒有按照準確的年代順序來編排。它們打亂攪和在一起,就像剛剛洗過的一副撲克牌。我漫無目的地在街上走著,試圖找到那種多年來在白日夢中所希冀的安閑與舒適感。酷暑依舊,不過在夜晚時能吹拂到清涼的海風。

街市上有新一代的小商小販們。他們似乎在向我微笑,帶著熟人間的那種親切,就仿佛他們認識我似的,就像那位令人尊敬的文書老先生,他坐在一張小桌子後麵,桌子上攤著給那些不識字的人寫信用的文房四寶;要麼就像那位賣舊書的人,那些積滿了灰塵的書籍分列兩排擺在桌子上,一些用細繩綁在一根竹竿上的袖珍本在晃來晃去。街市上有個采草藥的人,在他那簡陋的架子上擺滿了裝有曬幹的蛇以及彎彎繞繞的植物根須的瓶瓶罐罐:在中間的一塊地上,各種花和葉子鋪灑在一張報紙上。他朝我笑笑,四周望望想叫我過去,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

坐在一棵樹下、備有凳子和臉盆的理發師正忙著給一位客人刮臉。每個人似乎都親切地向我微笑。盡管賣蛇藥的小販在吆喝著治療被蛇咬傷的藥片,但是無人問津;也許他會因為自己的解毒藥無效而自食其果了吧。

店鋪看起來還是老樣子:那些售賣油紙傘的店子將傘撐開,頭朝下懸掛著,以便讓浸油、不滲水的表層更均滑。還有一家店仍在經營畫像和葬禮上焚燒用的紙做的祭品,像衣服、椅子、輪船等等;凡是那些“沉寂的主顧們”在陰間可能需要的東西,在這裏都一應俱全。中國人始終相信,逝者的靈魂是需要他或她在生前所享用的所有的物質的東西來安慰的。而隨著改革開放,這些儀式如今增加了我那個時代不曾有的一些東西,比如說飛機、摩托車、小汽車,甚至還有電話機。

街市上賣扇子的店子已經所剩無幾,盡管扇子依然被認為是夏天裏消暑解熱的最重要的物件之一。扇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它們最早實際上是用來撣掉由馬車輪所揚起的塵土的。在我的這次中國之行期間,我一直不停地扇扇子,讓自己感覺更涼快些。每個人都用扇子——不管是歇腳的馬車夫,還是因無風而停船的漁民,扇子都是必備物品,就連乞丐們也會用。

我注意到街上還有乞討的人,不過人數沒有我小時候的那麼多了。在以前,乞丐們認為乞討不過是一種過活的手段。那時,街上總是有不少身體有缺陷的乞丐,他們被家裏人視為無用而趕出門,乞丐中不乏女人,她們或者是因為逃離殘暴的丈夫,或者是逃避包辦婚姻而最終流浪街頭。乞丐們多數都來自貧困的農村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