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封公開信(1 / 2)

昨天夜裏喝酒喝得有點多,早上起來後烏爾繕感覺感覺渾身乏力。本來想在家裏休息的,但考慮到上午還有個廣告創意要談,他便拖著有些疲乏的身子來到公司。

由於時間還比較早,客戶還沒有到,烏爾繕便叫秘書出去給自己買一份《南方都市報》。他是《南方都市報》的忠實讀者,在他眼中《南都》就是海棠媒體的良心。

坐在椅子上,美滋滋的喝看一會兒茶,秘書很快將報紙送來。烏爾繕翻開報紙,首先看《南都》是不是又揭發什麼黑幕了。不過今天報紙都是些常規新聞,並沒有太多吸引眼球的內容。翻到了娛樂版,一篇名為“請給海棠電影一次機會”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再往下看,副標題是“致全國電影觀眾和影院經理的一封信”。

文中寫道:“最近,你可能聽說有部電影叫《煎餅俠》,導演是誰不知道,聽名字好像是惡俗的爛片,片子裏好像也沒有特別有名的大明星——你大概從來沒有考慮過要去看這樣一部電影。

你大概同樣不知道但是能想到,一部電影每天放幾場、放哪幾場,是由影院經理決定的。在許多電影上映之前,會請影院經理們看一看賣相如何,決定多少個拷貝。

《煎餅俠》表現很好,票房也很好,但現在《無極》上映了,《煎餅俠》排片大規模減少,很多影院隻排兩三場,不是早上,就是晚上十點以後。院線經理們更看好《無極》,認為你們更愛大導演,更愛看大明星,更愛看《無極》,不願意看《煎餅俠》。

可是,如果一部電影能讓你笑到把手拍疼、笑到流出眼淚,有沒有明星真的那麼重要嗎?在中國電影的今天,在大片一次次成為大爛片的現在,在那些明星們打造出一個個外表光鮮的稻草枕頭之後,你還要再上多少次當才會罷手?能不能,請你在下一次上當之前,用你手中的電影票告訴他們:我們愛看《煎餅俠》。

我當然不是因為自己喜歡《煎餅俠》,就把報紙拿來公器私用。難道,我聽到的觀眾的笑聲都是幻覺?難道,我那些同事的讚美都是違心的?

我相信,這麼簡單、輕鬆、好笑的電影,基本上人人都會覺得好笑。是的,我的每一個朋友,看過之後都告訴我,這個電影真的好看,真的好笑。

所以,去看《煎餅俠》吧!去各個影院的票台詢問吧!讓影院經理覺得場次不夠多吧!

真的,請你們所有人,給中國電影一次機會吧!

如果《煎餅俠》不賣座,他們就會說:你看,觀眾就是傻嘛。

如果《煎餅俠》不賣座,他們就會繼續製造《十麵埋伏》這樣的電影,因為:隻要有明星,弱智又何妨。

如果《煎餅俠》不賣座,中國電影就會繼續不重視編劇、不好好講故事——因為業內人士們會說:你看,重視了也沒用,好好講故事也沒人看嘛。

然後,我們就永遠隻能看低能又光鮮的國產片,看完罵娘,然後回家看盜版碟。

然後,我們的電影就隻能在一坨坨狗屎裏爛掉。

然後,你說這關我鳥事。

然而我相信,我們總有一些海棠人的情感需要撫慰。我相信,那些海棠城市底層的人情風貌,是在好萊塢電影裏看不到的。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看好看的海棠電影的。而如果《煎餅俠》能夠賣座,海棠電影大概會在健康的方向——重視編劇、好好講故事——上多一點希望,而不是絕望。

在接下的版麵和時間裏,有人會說《煎餅俠》太牛逼了、太搞笑了、好好看啊;有人會分析它如何在審查製度下尋找空間、對觀眾進行體貼精準的算計;有人會讚美它本土化的風味……

然而此刻,沒什麼比我們手中那張《煎餅俠》的電影票對海棠電影更有意義了。

是的,我們,因為我這就要去買張票,再看一次。”

看完文章烏爾繕楞在那裏,他做夢也沒想到像《南方都市報》竟然會為《煎餅俠》發表公開信,號召大家進電影支持這部電影。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煽情,也非常動人。他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海棠電影的熱愛,以及對海棠電影現狀的強烈不滿。

烏爾繕感覺自己心底湧起了一股強烈的情緒,人家報紙編輯都站出來為《煎餅俠》,為海棠電影搖旗呐喊了,作為許正道的朋友,作為一個電影人,自己又怎麼能坐著呢?他將秘書叫了進來,吩咐道:“你去最近的那家電影院,去訂下午一點《煎餅俠》的票。中午我請大家吃飯,吃完之後我請大家看《煎餅俠》。”

秘書以為烏爾繕說錯了:“你已經請大家看過《煎餅俠》了!”

烏爾繕激情澎湃地道:“我請你們再看一次!”

就在這個上午,虞曉毅的這篇文章被喜歡《煎餅俠》的網友發到網上,然後被更多的網友轉載、轉發。“給海棠電影一次機會”就像一聲機具穿透力的呐喊,在網絡上飛速傳播著。開始隻是普通網友轉發和支持,到後來很多電影人和影評人都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