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聽到這話沒有覺得驚喜,反而露出失望的表情:“創業者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聚集,是專注。我就盯著這一塊做,把他做好做透。隻有專注的企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你們想做網絡迪士尼的想法很好,但應該有個輕重緩急,要麼先做網絡,要麼先做迪士尼。你們現在還處在初創階段,就網絡也在做,電影也在做,你們的資金和精力都會大大分散,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像這樣的公司,我們一般是不投的。”
“徐總,你得很對,做企業必須專注。攤子鋪得太大,什麼都做,往往什麼都做不好。中為老總曲正非過做企業要聚集主航道,中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足夠專注,是因為他們多年來堅定不移對準通信領域這個“城牆口”衝鋒。中為隻有幾十人的時候就對著這個“城牆口”進攻,幾百人、幾萬人的時候也是對著這個城牆口進攻,後來十幾萬人還是對著這個“城牆口”衝鋒,密集炮火,飽和攻擊……”
“既然你知道,為什麼還要這麼搞呢?”
“可能在你看來,我們又在做電影,又在做網站,是不專注。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是專注的。我們的主航道就是友多多站,我們工作的重心也是友多多。你投資了很多企業,也投資了不少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都有宣傳部門,會砸很多錢做廣告。我們公司跟其他公司不一樣,電影部門就是我們最大的宣傳部門。別人是砸廣告進行宣傳,而我們是通過電影進行宣傳。拍電影需要明星,而明星都是有粉絲。我們拍電影的時候讓明星注冊賬號,在友多多上跟粉絲互動,就能將粉絲吸引到我們網站來,這是我們的獨特之處。”
“友多多現在不盈利,將來打算如何盈利呢?有這方麵的想法嗎?”
“有這方麵的思考,第一個是廣告,第二個是推出遊戲,如果我們有幾千萬,甚至是上億用戶,其中哪怕很少一部分人來玩我們的遊戲,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這一點我們準備像QQ學習,本來QQ是即時通訊工具,但由於有海量用戶,他們便導流讓用戶玩遊戲,從而賺得盆滿缽滿。第三個是推出商場賣東西,明星是有帶貨能力的,通過跟明星合作銷售產品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樹訊抄襲友多多,那你如何應戰?”
這也是創業團隊找風投時,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因為樹訊山寨能力極強,也是特別喜歡山寨的一家公司。隻要被樹訊盯上的產品,樹訊會迅速山寨,然後會憑借龐大的用戶群,將對手擠死。對創業團隊來,隻要被樹訊瞄上,能活下來的幾率就非常低。這是風投和創業團隊必須麵對的問題,如果你沒有解決方案,沒有足夠強大的護城河來抵禦樹訊的山寨,那這個項目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許正道和陳佳瑤他們作沙盤演練的時候,討論過這個問題,從容不迫地道:“我們的模式樹訊玩不轉,因為樹訊是互聯網公司,不能給明星提供資源,而我們可以。”
“如果樹訊也進入影視行業呢?”
“樹訊是做即時通訊起家的,是互聯網公司,沒有做電影和娛樂的基因。樹訊進入電影行業一定會碰得鼻青臉腫,至少要五到十年才能做起來。舉個簡單例子,80年代末期東瀛企業在美國大肆收購,號稱要買下整個美國。其中鬆下以66億收購了環球影業,索尼以4億美元收購了哥倫比亞。本來這兩家電影公司都是賺錢的,但在東瀛人接受後,出現連續虧損,鬆下在5年之後被迫將環球賣掉,索尼5年虧掉了7億美元。直到00年,《蜘蛛俠》票房大爆,哥倫比亞才真正走出困境。電影是個高風險的行業,國外情況要好不少,我們國家情況更加嚴重,超過九成的電影是虧損的。你不是電影玩家,你不懂這個行業,貿然進入這個行業,會死得很慘的。”
“九成虧損,電影行業風險這麼大嗎?”
“我給你一個數字,你就明白了。在去年國內生產了60部電影,隻有90多部在主流院線上映過,但進入主流院線並不是觀眾都可以看到,有些相當大一部分影片掛了一,沒有觀眾看,就被撤了下來,因此觀眾真正能在主流電影院看到的隻有0多部。這其中盈利的有多少?不到五部。電影行業,真的是風險非常高的行業。所以,不管是樹訊,還是芝麻開門,或者是其他公司,進入影視行業沒有五到十年,是不可能打開局麵的。五到十年的時間,我們足以成長為行業巨頭,足以構築夠強大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