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作者,還是能夠理智客觀的看待,在群裏看到唱衰的,有人忍不住懟道:
“就算《慶餘年》漲幅到頭了,這成績難道還不夠炸?再給你十年,你能寫出這樣一本?”
“對呀,給你一本隻有這一半的成績,估計你做夢都能笑醒,還不看好人家,你算什麼東西!”
的確,上完這個推薦後,《慶餘年》的總收藏都將近84萬了,接下來還有強推,即使漲幅再低,到時候肯定也能破90萬。
放眼全站,乃至全網,上架前能有90萬收藏的書,有幾本?
都到巔峰了,爬不動了也正常,如果還繼續大爆,那才不正常。
對這些議論,姬予倒沒有太多的想法。
因為在上這個推薦第二天、周一上午的時候,看完數據後紅檸就跟他說了:
“你這一期收藏漲幅低,並不是真的漲幅低,而是在消化三江的暴漲,在消化的過程中,之前因為三江帶來的收藏,有些人不喜歡這本書,就會刪了,導致這一期首頁新書推漲幅看起來低,但實際通過這個推薦帶來的收藏,不僅不低,依然遠超平均線。”
紅檸還提到了上次六頻:
“六頻那次也一樣,不過那時候你還沒達到潛力峰值,所以漲幅不僅穩住了,還依然大幅提高。”
“放心吧,到強推的時候,經過這一周的消化,該刪的也都刪了,留下的大部分都是喜歡的,到時候數據肯定會再次上揚。”
本來姬予也沒當回事,就像他們說的那樣,都八九十萬了,成績早就超過期望,現在有了紅檸的這番話,姬予更不會多想。
這成績都快趕上白金大神番茄炒土豆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果不其然——
上強推後的第二天,周一,啟創數據網更新數據。
看到這一期的強推排名,《慶餘年》再次回到榜首,而且以昨天單日一萬四的漲幅位列第一,那些之前唱衰的作者,紛紛都裝死了。
但他們心裏,還都在納悶:這不科學呀,都到了這份上,怎麼還能漲這麼高?
要知道,昨天上強推,也就半天的時間。
而且隻是一個pc端,還沒到上app的時候。
啟創文學網的強推推薦,同樣分為pc端和app,pc端是一直顯示在首頁,而app並不是——
每期三本,在app首頁從下午兩點到第二天下午兩點,雖然實際是一整天,但橫跨兩天。
所以,一個星期內,其他五天可能都是每天三四千、四五千的漲,而那兩天,則會突然躥升上萬,差點的也有一兩萬,好點的可能就是三四萬了。
這一期,乃至今年,《慶餘年》都是編輯部最看好的書,所以給這本書安排的,就是周五到周六上app。
因為周日就到11月1號,正好周六下午兩點下app後,夜晚0點就可以上架,衝刺一波首訂。
但是,《慶餘年》還沒到上app的時候,竟然就漲出了一些普通書上強推app時候的收藏。
半天就有一萬四,那一天得有多少?
第二天,啟創數據就給出了答案。
周二更新了周一的數據,《慶餘年》依然位列榜首,昨天漲了三萬出頭,而從上推薦到昨夜24點,一天半的時間,漲了四萬四千多。
它的總收藏,也有89萬了。
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明白,按照這個趨勢,《慶餘年》上架前收藏破百萬,基本沒有任何懸念,因為還有兩天的強推app。
接下來,周二漲了三萬二,周三略有下滑,回到三萬,周四再次下滑,漲了兩萬八。
截止到周四晚上24點,總收藏已經98萬了,距離百萬咫尺之遙。
這時候,再沒有任何人唱衰,而是羨慕嫉妒恨。
不僅如此,已經開始有人預測這書的首訂。
“會不會破了番茄炒土豆那本《莽荒戰蒼穹》的首訂記錄?”
“別說,還真有可能,一個到現在都沒有扒出本尊的號,跟新作者也沒啥區別,相當於靠一本書積累出這個高度,太厲害了。”
“破不破我不清楚,但肯定有四十萬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