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哥,家裏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李世民聽了,心中一動,正要回答,竇氏推門進來,見長孫氏正瞪大美麗的雙眼望著世民,知道世民還沒有把雁門發生的事告訴她。竇氏報歉地一笑,上前愛憐地摟著長孫氏,說:
“真難為你了,我的好兒媳。皇上,也就是你們的表姨父,現在被困在雁門,世民得立即去勤王。具體的事情,待他走了我再給你詳談。”
長孫氏聽了,不舍地看看世民,又轉向竇氏問道:“就走麼?”
“就走,馬已給他備好了。”
“讓我給他收拾幾件衣裳。”
竇氏聽了,心頭一熱,感激地望著這美麗而懂事的兒媳,走上前去,一把緊緊地將長孫氏抱住。
第二節、雁門勤王
4、
婆媳倆第一次這麼緊緊地擁抱著,雙方都感到有了一種依靠與安慰,本來都異常激動的心,漸漸地平靜下來。李世民在一旁看著,心中也很安慰。好一會,竇氏鬆開玉臂,微微一笑,雙手輕握長孫氏的雙肩,說:
“衣裳不用收拾,我已經給他收拾好了。”說到這裏,竇氏十分滿意地打量著這剛過門的兒媳,動情地說:
“你真漂亮,也真懂事,遇上這般事情,一點也不慌亂,還要給世民收拾衣裳!我也是你這般年紀,十三歲時就嫁給了世民的父親。我比你運氣好,婚後第二天,他才出門去打仗。當時,我什麼都不懂,竟然流著淚不讓他走。這一點,你比我強。我們都是公侯之家的女人,命運就是這樣,注定是不能夠像普通百姓一般能與夫君長相斯守的。隻是,二十多年前,世民的父親是為了我大隋統一而戰,可如今……”竇氏說到這裏,長長地歎了口氣,轉向站在一旁的李世民說:
“原指盼著在你結婚之日,我們一家能夠團聚,沒想到遇上這樣的皇帝。他太過好大喜功,弄得我們公侯之家,連兒子結婚也不得安寧,更是苦了普通的老百姓。”
“母親,你不是說皇上頭腦精明,積極進取,他寫的詩,更是氣魄宏大,頗有魏武之風麼?”李世民問。
“是的,他是很積極進取,可是,如今進取得越來越過了。作為皇上,應該關心臣子與百姓,應該麵對現實。而他,不顧國力民力,恨不得在他一朝就把什麼事都做好。作詩可以誇張、浪漫,天馬行空,甚至可以異想天開,治國如果也是這樣,定會害了百姓,也害了自己。如今北麵的突厥未平,又一次次征討東麵的高麗,天下不亂,才是怪事!好,我不說了。”
竇氏止住話頭,自嘲地搖頭一笑,對剛剛嫁來的長孫氏說:“看我這世代沐浴皇恩的人,也在說皇上的壞話。你們可不許有這般想法,更不要在他人麵前提到這種事情。”
“孩兒謹記了。”李世民與長孫氏一齊回答。
正在這時候,總管推門進來,恭恭敬敬的對竇氏說:“稟夫人,家丁已經集結完畢,可以出征勤王了。”
竇氏聽了總管的報告,心頭有些沉重。兒子成親,他的父親、大哥都不能前來,現在還要馬上離開,這個皇上啊!為什麼總要弄出這麼多的事來?竇氏心裏這般想著,一雙美目深情地注視著李世民,說:“我的兒,你放心地去吧!不管怎麼樣,他都是皇上,是你的表姨父。無論於公於私,你都有責任去救駕勤王;無論如何,你都一定要盡力。”
李世民聽著連連點頭,說:“孩兒記下了,請母親放心,就是拚死沙場,也一定將皇上救出來。”
“好,我兒忠勇可佳,隻是一定要記住,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想辦法,切莫呈匹夫之勇。身為李家的後代,絕不能貪生怕死,但也不要一去打仗,就說什麼要拚死沙場。這是無能力、低智慧的人說的話。有能力、高智慧的人,無論是在怎樣殘酷的戰爭中,都會想方設法地保全自己,讓自己好好地活下來。隻有這樣,最後才有機會打敗敵人。”母親說完,深情地看著兒子,好一會才向屋外走去。
長孫氏再也按捺不住,一步上前,緊緊地抱住世民哥,抱住已經屬於自己的,剛剛舉行過婚禮的丈夫。
“母親,母親真好,真好!”長孫氏哽咽著說。
李世民緊緊地抱住她,抱住這位來不及入洞房的妻子,然後毅然地鬆開手,極溫柔地說:“母親在外麵等著。”完了拉起長孫氏的手,倆人一道走出門去。
5、
竇氏帶著世民夫婦來到後院,百餘名武裝起來的家丁,正站成一排等候他們。走到世民麵前,竇氏戀戀不舍地望著兒子,說:“你去吧,有什麼話,跟他們講一講,然後就帶他們出發。”完了又走到長孫氏跟前,正要開口,隻見玄霸、平陽、元吉三兄妹趕來,把世民圍在中央:
“我要跟你去!”玄霸擋在世民的麵前,拉著二哥的手,爽快地說:“我們是親兄弟,就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就是,勤王建功,大家都有份。我是一定要去的。”剛滿十二歲的元吉,站在玄霸身邊,理直氣壯地說。
“二哥,就帶我們去吧!有我們幫你,你一定能旗開得勝。”平陽小妹搖著世民的膀子,央求著。
竇氏見了,有幾分高興,也有幾份傷心。她高興的是兒女們手足情深,知道為國盡忠;傷心的是兒子還剛剛長大,就要離她遠去,沐血沙場,甚至會丟了自己的性命。
竇氏是漢化鮮卑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從小智慧過人,豪氣衝天,因此深得滅了北齊,最早一統整個北方的英雄武帝喜歡,被周武帝留在宮中生活。那時,周武帝雖然入鄴,滅了北齊,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遊地區,但由於東突厥也已經強大,嚴重威脅武帝的邊關。為穩定邊關,武帝不得以納了自己很不喜歡的突厥公主阿史那為皇後,有時心情不好,便對阿史那大發雷霆。時年還不足八歲的竇氏見了,便非常認真地勸周武帝說:
“現在突厥的力量強大,舅舅應該對突厥皇後好一些,這樣才能得到突厥的幫助,使江南、關東能夠平安無事。”周武帝聽了,大吃一驚,不僅善待阿史那,對竇氏更是另眼看待。周武帝死後,隋文帝楊堅逼宇文邕的兒子宇文闡禪位,竇氏聽了憤然地說:“恨我是個女兒身,不能解救舅舅家的危難!”
嫁給李淵後,竇氏隨著李淵官職的變動不斷遷涉,但不管到哪裏,她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幾個孩子的教育上。在她親自精心地調教下,幾個兒女都非常出色,不但一個個知書達理、好學上進,而且都深明大義、為人豁達寬仁,兄妹間的感情,也非常深厚。世民與元吉兄妹,每人相差都不到兩歲,從小朝夕相處,一同習文、一同習武,相互之間,親密無間,如今要與他們分別,世民自然很是不舍,他充滿感情地望著他們,說:
“你們還小,等到了我這樣的年紀,才可以出征打仗。”
“對,你們二哥說的對。”竇氏走來接過世民的話說:“你們不要擔擱你們的二哥了,就是他答應帶你們去,你們父親也不答應,我也不答應!”
“為什麼?”李玄霸吃驚地望著母親:“你不是一直要我練好武藝為國效力嗎?”
“那要等你過了誌學之年。我的兒,聽話,待你長大,為國效力的機會有的是。”
玄霸聽了垂下頭來。竇氏的目光,移到愛女平陽身上,平陽見了,緩緩地鬆開拉著世民二哥的手。
李世民深情地看看母親,又看看自己的弟妹,最後把目光留在長孫氏的臉上。從屋裏出來以後,長孫氏一直站在母親的身邊看著聽著世民兄妹的對話,這時看到世民投來戀戀不舍的目光,終於忍禁不住,一顆晶瀅的淚珠,奪眶而出。
“世民哥,世民哥……”她仿佛在呼喚世民,又仿佛在喃喃自語。
就在這時候,隻聽得“哇”的一聲哭喊,剛鬆開手的平陽小妹一把緊緊地抱住了世民:
“二哥,二哥……”平陽小妹大聲地呼喊著。玄霸和元吉,再也忍不住了,倆人都伸開雙臂,喊著抱著他們的二哥。一時間,兄妹四人抱成一團,竇氏強忍住淚水,深情地凝視著自己的兒女,好一會才輕聲地說:
“大家鬆開手,別再擔擱你們二哥了。”
兄妹三人鬆開手,世民邁開腳步,朝一直站在長孫氏身旁的長孫無忌點點頭,回頭向排列整齊的家丁走去。他剛走出一步,就聽到長孫無忌的呼喚:
“世民哥。”
世民聽了,趕忙停住腳步,回過頭來看著長孫無忌。世民與長孫同年,世民是599年12月22日,無忌是599年12月28日,比世民小6天,因此喚他大哥。世民聽了,回過頭來。
“我要與你同去!”無忌堅定地說。
世民詢問地望著竇氏。
“我要與他同去。”無忌上前一步,跪在竇氏麵前說:“請夫人成全。”
“可是,你舅父不在,又是去……你還是留下來,以後有的是報國的機會。”竇氏思考著說。
“我舅父交待了,妹妹成婚後,我就跟著世民,幹一番事業。再說,我已過了誌學之年。”
“既然如此,你去吧。”竇氏輕輕地歎了口氣,答應下來。在玄霸、元吉、平陽三兄妹羨慕地目光下,無忌高興地走到世民身邊。
6、
正是“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的日子,在從南向北通往雁門的官道上,行走著一支支趕去勤王的部隊。李世民率領著家丁,也夾雜其中。這些部隊,多則上千人,少則幾十人。有達官顯貴的家丁,也有衙門差人,遠看似乎有些熱鬧,走近了才發覺,他們大都無精打采的。李世民帶領著家丁,連連趕過幾隻隊伍,正與又一支隊伍擦肩往前趕時,那隊伍的領頭人,一個粗壯的青年人喚他:“兄弟,也是去勤王麼?”
李世民朝他看看,微笑著點點頭。隋煬帝困守雁門,內史侍郎蕭瑀擬好詔書以後,就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發往各地。其中之一,便是將求救的詔書捆在木板上,放進南流的汾水中,使沿水的郡縣見了募兵前來救援。李淵與李建成父子,正是從太原趕往運城的途中見了這木板上求救的詔書,這才勒馬返回,不能參加世民的婚禮。這官道上的一支支部隊,都是趕去勤王的。
“兄弟,這麼急急往前趕什麼?”青年人又問。
李世民聽出他話中有話,由不得拉住馬,與他並排而行,問道:
“你不願意去?”
“別這麼說,我要不願意去,怎麼會走在這官道上。隻是,你不要太相信皇上的話。”
“什麼話?”
“勤王軍官,每人連升三級,勤王士卒,每人賞銀十兩。我敢打賭,皇上的承諾不會兌現。”
“我不是為了升官,更不是為了賞銀。”李世民笑了笑,然後又嚴肅地說:“不過皇上的話,我認為會兌現。”
“兄弟,你太天真了,到時你跟雲定興打完這一仗,如果不死,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李世民看看他,又看看身旁的長孫無忌,輕聲問道:“你說呢?”
長孫無忌認真地搖搖頭,說:“我不清楚。”
世民聽了,一揮馬鞭,往前奔去。長孫無忌不甘落後,緊隨其後。奔了一會,世民見家丁們都遠遠地拉在後麵,這才放慢了腳步,對無忌說:“雲定興是什麼人?你在京城聽說嗎?”
“雲定興是個深受隋煬帝寵信的人,聽說他原任大隋左禦衛府左禦衛將軍,因征楊玄感有功,擢升為右屯衛將軍。”無忌說。
世民聽了,回頭看看氣喘噓噓跟上來的家丁,說:“翻過前麵這座山,就到雁門關了,我們都加把勁,趕緊去救皇上!”
家丁們聽了,一個個撒開褪跟著小跑起來。不一會,世民帶著家丁來到雁門關東南的練兵校場。隻見這兒已經到了幾十處地方來的隊伍,有來得久些的,已經在操練,有剛來的,在一旁休息。李世民讓無忌領了家丁在校場邊等著,自己去領軍的將軍雲定興。剛走去兩步,正好見一個軍官模樣的人過來,李世民趕忙上前一步到他麵前,雙手一揖說:
“請問將軍,不知雲將軍現在何處?”
那軍模樣的人聽了,停下來打量著李世民,隻見他一張娃娃臉上露出了成人的老練,一雙清亮的眼睛裏透出智慧和威嚴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