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還要開口,李淵已經走進內室。李建成見了,對二弟使了個眼神,想讓他與自己一同離去。李世民卻並不作理會,隻呆呆地站在那裏。
“走吧,二弟。”
“不,你先回去,我就在這裏。”李世民倔強地說。李建成見他如此,隻好一人怏怏地離去。
大哥走後,李世民一直站在原地,心想:如今正應該攻下霍邑,直搗長安以號令天下。因為隻有這樣,才可以爭取戰略上的主動,有條件取隋煬帝而代之。然而,父親偏偏要聽那些鼠目寸光者之言,失去這樣的一大好機會。唉!想著,急著,李世民竟然嗚嗚地哭出聲來。內室裏的李淵聽了,忍不住隻好走出來。第一次看到李世民哭得這麼傷心,李淵也動了感情,撫著李世民的雙肩說:
“我的兒,你這是為何?”
李世民哭著說:“我們為正義而起兵,勢力還不強大,比不上那些義軍。可是,我們若取了霍邑,就會日漸強大起來,很快超過那些義軍。若就此退兵,前麵的敵人乘虛攻擊,後麵的敵人更不把我們放在眼裏。到時候,兵敗如山,李家難有振興之日。想到這些,我心痛如焚,所以忍不住哭泣,還請父親賜罪。”
李淵聽著,心潮澎湃,輕輕地啪著李世民,說:“我的兒,你說得有道理,我險些為裴寂這個懦夫所誤。隻是,我的中軍,已向北出發,為之奈何。”
李世民一聽父親同意了自己的看法,不由轉悲為喜,說道:“中軍雖去,一定不遠,請父親準我現在就去將他們追回來。”
“好!你去喚你大哥同行,我們李家的成敗都在你兄弟二人身上。待追回中軍,我們父子一鼓作氣拿下霍邑。”
“孩兒遵命。”李世民高興地對父親雙手一揖,飛奔而去。
第三節、西克霍邑
43、
秋日的清晨,呂梁山與太嶽山的峽穀中,好一幔的濃濃大霧,如濃煙似的,族擁著,彌漫著,就是不肯散去,象似要護著什麼秘密。大霧裏,李淵左、中、右三路大軍,正一路接一路地急急向前。
李世民昨晚一番誠心的苦勸,李淵終於下定了攻戰霍邑的決心。李世民便與大哥李建成連夜乘馬往北,在半道上追上了父親的中軍,同時也遇上了四弟李元吉派人往賈胡堡增運來的糧草。兄弟倆率領中軍,押了糧草,馬不停蹄地又趕回賈胡堡。李淵見了,心中感慨萬千地對他們說:
“我兒如此能幹,天下一定是李家的。”言罷下令三軍晾曬鎧甲行裝,一日後,便乘了大霧往霍邑開拔。
望著濃霧裏忽隱忽現的軍隊,李世民此刻的心情特別激動。想著此去會有一番大的撕殺,他突然很想去看看大哥。這次進攻霍邑,誰做前鋒,肯定是件危險的事情。父親在安排前鋒時,將這危險的事交給了他的大哥。他當時就急了,可是大哥說:“再怎麼說,你比我小,遇上危險,大哥理應在前。”現在想起這話,李世民也很感動。大哥,我的好大哥!他在心裏呼喚著,離開自己居中的右路軍,縱馬追上居前的左領軍大督都李建成,與他並排而行。
“秋雨似乎懂得我們的心,父親決心一鼓作氣拿下霍邑,雨就停了。”李世民高興地看一眼大哥說。
“我看,這彌天的大霧,是上天在幫我們,待我們神奇般地出現在霍邑城前,宋老生豈不認為是天降的神兵?”李建成說完,由不得咳嗽兩聲。
李世民聽了一驚,慌忙問道:“大哥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沒什麼,隻是昨晚趕回來時內衣濕了,來不及更換就睡著了,一點點感冒。”
“大哥千萬要注意,母親曾說――這話你也曾與我說過:小病不治,會釀成大病的。”
“我說過這話麼?”
“說過,那年我才八歲,病了,不肯吃藥,你是這麼對我說的。”
“小孩時不抗病,大了,一點小病,出一身汗就好了。”
“不行,這次攻霍邑,你一定要讓我做前鋒。”
李建成搖了搖頭,說:“二弟,這事你不要與我爭。昨天我就與你說了,你比我小,遇上危險,大哥理應在前。更何況,你雖然勇猛,可你的部下全是新兵,我的部下有一半老兵,他們有攻城的經驗。”
“可是你現在病了。”
“我說過了,這點病算得了什麼,咳嗽兩聲,這哪裏又是什麼病?”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讓我做前鋒攻城。你不同意,我就跟父親說你病了。”
“你這個人,怎麼能這樣?”李建成說著,忍不住又連連咳嗽。
“你真是病了,大哥,就是這樣吧,我做前鋒。你不同意,我這就去跟父親說。”
李建成連連咳嗽著,看看他的二弟,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說:“到時候,你一定要注意一些,不要離城太近,一定要離城遠些,刀劍是不長眼睛的。”
“我知道,我就擔心他宋老生閉門不出。”
“他不出來,我們就攻進去,難道二弟擔心我們攻不下霍邑?”
“不是,我擔心軍中攻城的裝備缺乏,如果攻城時間過久,屈突通又從後麵騷擾,對我們十分不利。”
李建成聽了,沉思著點點頭。
這時,後麵地傳令兵飛馬趕來:稟兩位大督都,大將軍有令,部隊在城東五裏處紮營。
兄弟倆聽了相視一笑,李世民對李建成說:“父親這麼快就到了,我得去安排部隊,就此別過,稍晚時,我們在父親大帳中見。”
李建成點點頭,深情地目送二弟遠去。
44、
部隊緊緊圍住霍邑城,李世民一連三天叫陣,宋老生就是堅守不出。李淵剛剛舒展的臉,一天比一天緊皺起來。李世民了解父親的憂慮,苦苦地想了一夜,終於想出了個辦法,到中軍帳裏對李淵說:
“宋老生不敢出戰,是因為我們圍困他的部隊太多,又離他太近,擔心一但戰敗,我們會趁勢攻入城去。”
“難道我們不是這樣想的麼?”李淵不解地問兒子。
“是的,我們是這樣想的。可是,宋老生也想到了,他就幹脆不來迎戰。其實,我們隻要斬殺了宋老生,霍邑就不攻自破。”
“他連城門都不出,又怎能斬殺他?”
“我們如果再退五裏安營紮寨,同時派小隊人馬前去罵戰,他一定出來。到時候,我們設下埋伏,伺機殺了他。霍邑豈不唾手可得?”李世民說。
“對!”李淵閃動著雙眼,此時他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立即下令:大軍退五裏安營!
以後三日,每天僅派右領大都督府軍頭段誌玄,帶三千人馬前去罵戰。段誌玄的手下都是些新兵,行軍布陣還不太入門,叫陣罵戰卻非常內行。一連罵了三日,宋老生都不敢出戰。這些個新兵,便是肆無忌憚,在城下罵得越來越歡,什麼粗話,羞辱人的話都罵了出來。宋老生先是直著脖子聽,後來脖子慢慢變粗,額頭上的青筋也凸了出來,身旁副將金雲鬆見了,對宋老生說:
“將軍可自去城上一觀,那些罵陣的叛軍,實在欲如京城裏的小混混,肯定不堪一擊。”
宋老生聽了,壓住滿腔憤怒,走上城去,朝下一望,果見段誌玄的三千人馬,稀稀拉拉,毫無陣法地圍在城下,見宋老生登上城來,下麵便有人說:
“那位穿金甲的,可是狗屁鼠牙郎將?天兵前來,還不下城受死!”話語剛落,便是一陣肆意的浪笑。
虎牙郎將宋老生並不吭聲,隻把目光移向遠處。他慢慢地轉動碩大的腦袋,仔細地觀望,但見遠處靜悄悄的,沒一點動靜,連李淵的營寨也看不見了。
“真是可惡,如此欺我。”宋老生咬牙切齒地說:“傳我的命令,大開城門,殺出城去。”
二萬士兵,在宋老生與副將金雲鬆的率領下,分別由東、南兩門殺出。段誌玄見了,心中大喜,命令士兵,愴惶後撤。宋老生早憋了一肚子氣,哪裏肯就此放過,揮劍一指,大隊人馬追殺過來。轉眼追去一裏多路,卻不見了段誌玄的身影。宋老生正驚疑時,左旁殺出左領軍大都督李建成,右旁殺出右領軍大都督李世民。兄弟倆一白一黑兩匹戰馬,衝在最前麵,猛虎似地向他撲來。
左邊,李建成一路砍殺,衝進宋老生軍中;右邊,李世民連斬數人,血濺戰袍。由於用力過猛,不多時,李世民的一柄金剛長劍已經砍缺。他突然看見前麵不遠處宋老生的三員大將正在逼殺侯君集,便隨手一劍擲去,插入一員大將的後背。那員大將應聲倒下馬來,其餘兩員大將一驚,立刻被侯君集斬一員於馬下。李世民取弓搭箭,叭地一聲結果了最後一員大將。侯君集見了,喝一聲“好!”將自己手中的長劍拋給李世民,自己從地上撿起一把劍,緊跟在李世民身後。李世民接過侯君集的劍高高舉起,四處搜尋宋老生。幾個隋朝軍士舉著長茅,一個個瞪大了雙眼向李世民圍過來,隻見他手起劍落,很快就將他們砍倒在血泊中。
可是,李世民還是沒有發現宋老生。他兄弟倆雖然勇猛過人,部隊的士氣也很高昂,但畢竟大部分是還沒有經過沙場的新兵,而宋老生的部隊,卻是隋皇朝的精銳,雖然士氣低落,但在性命悠關時,還是咬了牙拚命來搏。在兩軍短兵相殺中,宋老生的部隊在一時慌亂後,竟漸漸地穩住了陣腳。李世民立刻感到了敵人越來越有力的抵抗,心中不由得暗自著急。他原本想找到宋老生,把他給殺了。主帥沒了,敵軍自然瓦解。然而,當他衝向宋老生時,卻被他手下的幾個在將圍住撕殺,待將這幾人一一斬殺後,宋老生卻沒了蹤影。顯然,他躲在軍中指揮部隊反擊。
“如果不能在短時內將敵人擊潰,我軍必然死傷慘重。”李世民想到這裏,不由得皺緊了眉頭。
“宋老生,你在哪兒?”李世民在心裏喊道,縱馬向敵軍深處衝去。
45、
李世民揮舞著長劍,衝殺著去尋找宋老生,卻怎麼也找不到蹤影,情急之下,他突然心生一計,亮開嗓門,大聲喊道:
“宋老生被我殺啦!”
聲如洪鍾,遠遠散去。李世民衝殺在萬馬軍中,一邊高喊一邊揮劍斬殺敵人。一直跟隨在李世民左右的左虞侯侯君集與右領軍大都督府長史柴紹聽了,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都亮開嗓門跟著大喊起來:
“宋老生被我們大都督殺了,宋老生被大都督殺了!”
頓時,宋老生被殺的聲音象一股強勁的東風,在撕殺的戰場上吹過。所有聞聽的人,無論是宋老生的部隊還是李世民的部下,都跟著起哄。宋老生的部隊亂了,李世民的部下卻越戰越勇。不一會,宋老生的部隊已經喪失了抵抗能力,開始真正愴惶地潰逃。李世民見了,眼睛一亮,又一次大聲喊道:
“放下武器,一律不殺!”
這聲音很快如宋老生被殺死的呼喊一樣得了李世民部下的全體響應。於是,隋軍有人扔武器,一個、二個、三個,越來越多地開始跪地投降。李世民終於發現了宋老生,他在幾十個軍士的蔟擁下,已經逃到了城下。因為李世民與李建成的軍隊追得太緊,宋老生退到城下,卻不敢讓人將城門打開。城上的守衛,隻好將一條長長的繩子,從城上徐徐地放下來。宋老生無比心痛地望望自己一敗塗地的軍隊,又眼巴巴地看著城上放下來的繩子。李世民見了,再不吭聲,縱馬直向宋老生撲去。
長繩已抓在宋老生的手中,他咬牙切齒地瞪著正在丟了武器投降的部下,雙腳蹬著城牆,雙手抓緊了長繩,艱難地往上攀登。就在這時候,他看見了縱馬殺來的李世民。城牆有這麼高,在李世民趕到之前上去已經是不可能的。好一個宋老生,知道上去無望,便毅然地丟了手裏的繩子,順勢跳到地上。他伸手拔出背上的長劍,異常冷靜地等待著李世民。
說話間,李世民到了跟前。宋老生畜勢待發,趁李世民腳根未穩,照準肩下脅穴速疾地刺去一劍。李世民立即感覺到劍力強大無比,往後一仰,躲過此一刺。說時遲那時快,似乎就在同時,宋老生的劍尖剛過,李世民又迅速地往右側身挺起,並順勢揮劍一劈。速度之快,讓人驚詫不已。宋老生一時躲閃不及,右臂裂了個大口子,“唉喲”一聲,長劍落地。李世民再次迅雷般砍出一劍,宋老生碩大的頭顱,便滾落到地上。一股憤怒的熱血,衝天而起,四濺的血水,噴了李世民一身。
李世民並不去理會,隻挽惜地看著地上宋老生人頭上那一雙不瞑的眼睛。這時候,宋老生的一個親隨,舉起長茅,從後麵向李世民刺來。急馳而來的侯君集遠遠地見了,一劍飛擲而來,取了那人的性命。聽到一聲慘叫,李世民回過頭來,他看到侯君集,微笑著點點頭。
“二哥,我們進城去,大哥已攻進城裏去了。”柴紹渾身是血地衝過來對李世民說。
李世民舉頭望去,果見左領軍大都督的戰旗,一麵麵飄進城去,心裏不由有些失落。出戰前,父親對他兄弟倆說,誰先進了霍邑城,誰就記頭功。如今,頭功還是被大哥拿去了。柴紹雖然是世民與建成倆人的妹夫,隻因平陽與世民關係特好,故而遇事柴紹總是護著世民。這回,見頭功落入大哥之手,柴紹匆匆趕來遺憾地告訴世民。侯君集是李世民從死亡線上救回來的兄弟,以後又蒙世民待之如親兄弟一般,當然更希望世民能建頭功,看到竟是他大哥建成先進城去,不由得重重地一聲歎息。
“這有什麼?”李世民看一眼侯君集,回頭瞅著自己的妹夫說:“拿下了霍邑,我們就可以進軍長安了。宋老生是個忠誠,好好地安葬他。”
柴紹聽了,點頭回答:“遵命。”
李世民又對侯君集說:“趕快去收編戰俘,收繳武器。大哥攻進城去,立了頭功。我們多收些戰俘,多撿些武器,好擴大我們的部隊。”
“遵命。”侯君集大聲回答。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舉目打量著一隊隊投降的隋軍,又看看遍地的屍體和武器,心中的那點失落早已蕩然無存。
“這年頭,隻要有實力,什麼都會有的。”他在心裏對自己說:“現如今,一切剛剛開始。我一定要盡快擴大我的部隊,以後建頭功的機會應該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