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創作手劄(1 / 2)

《守藏》的上部完稿啦!

不知道大家看得還滿意不。

我反正覺得很滿意,哈哈。

在寫《啞舍》第四部的時候,我就寫過這段故宮國寶南遷的故事。

這是在戰火紛飛顛沛流離之中,一場世界文化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過程最艱辛的文物遷徙之旅。

當時我查閱了許多資料,越看越對這段曆史著迷。但礙於《啞舍》每個章節的篇幅有限,所以《菩提子》那個故事也僅僅是寫了個大概故事,並沒有深入描寫。

那時我就知道,總有一,我會為這段曆史專門寫個長篇的。

隻是我沒想到,會這麼快。

就像是心中埋著一顆蠢蠢欲動的種子,不管怎麼忽略,都會努力地破土而出。

好吧,我的心裏現在早就是個大花園了,一個腦洞就是一種花草……

可能是這顆種子長得太快,讓我無法忽略,隻能先集中精力培育它。

所以,就有了這本《守藏》。

《周禮·夏官·司弓矢》:“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與其出入。”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初,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其出也,竊藏以逃,盡用以求納之。”

古時的博物館和藏書室,被稱之為守藏室。負責守藏室的官吏,被稱為守藏吏,身負守護寶藏之責。

相傳,老子便是諸多守藏吏之一。

這其實就是最早的圖書館管理員和博物館管理員。

在《啞舍》的世界之中,老板的師父也算是守藏吏之一。

而在中國的曆史上,不管在什麼年代,都有那麼一群人,可以被稱為守藏吏。

這篇寫的是民國時期,準確來應該是《守藏》係列裏的其中一篇。可我想了又想,覺得不能放任自己的腦洞繼續擴張下去,連忙建了個柵欄把這個腦洞圍住。

雖然這本《守藏》寫的曆史年代和《菩提子》一樣,但與《啞舍》世界沒有任何關聯,大家也不用在字裏行間搜尋老板的蹤跡,確實是沒有……

我想寫一本盡量還原曆史的,所以並不想在這個故事之中添加任何奇幻玄幻的元素。因為國寶南遷的曆史,是真實發生過的,是許多曆史工作者和士兵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換來的,不能用任何其他非科學因素來抹殺他們的犧牲與努力。

我任性地先擱置手中其他文,專心來填這個坑,火速設計出來了三個男主。

精通古董又因為古董家破人亡下意識抵觸的沈君顧、從離家接觸了先進國家的理念覺得古董都是糟粕應該拋棄的方少澤、執行任務在故宮臥底為了保護古董不擇手段的嶽霆。

這個混亂的年代,三個人麵對的難題與選擇都不一樣,各種世界觀碰撞,非常有趣。

三個男主隨著故事的發展,都會有各自的改變,這個過程也是因為發生各種各樣的事件所影響的,這也是我想要呈現給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