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感覺到一種著重鍛煉體魄,活躍在大自然的生活,與裹著黑色大禮
服,處在人工環境的生活,兩者真是有天壤之別。陽光下雄偉的競技
場,給人的印象也是如此,隻不過這裏也是古代社會的一個汙點,羅
馬時代的血跡仍曆曆在目。”
繪畫在龐貝也大受歡迎。從古城的挖掘現場,人們看到各個時
代的具有龐貝獨特藝術個性的美術品。這些作品的大部分都已搬到
那不勒斯的博物館了。
1871年,英國作家司湯達抵達那不勒斯,企圖接近龐貝。當他進
入波蒂西的古畫陳列館,看到了從龐貝和赫庫蘭尼姆運過來的作品,
評價道:“它們色彩單調但不灰暗,構思平庸,技巧則相當有水準。
有兩處我特別喜歡,一是伊菲果涅在陶裏斯認出弟弟俄
瑞斯忒,另一個是雅典青年感謝提修斯把他從人身牛頭怪的手中救
出來。這兩幅的風格都很樸素,絲毫沒有誇張做作的氣息,水準類似
意大利畫家多米尼齊諾的次級作品。不過,仔細觀察之後,就會發
現,畫中有一些畫法上的錯誤,是這位畫家不會犯的。波蒂西所收的
壁畫大多是小塊的,有五六塊大型護壁畫,大小和拉斐爾的聖塞西差
不多。這些壁畫後來不過是赫庫蘭尼姆一座公共浴場的裝飾,隻有
愚蠢無比的學者,才會認為“這些畫比15世紀的作品還要好”司湯達
在意大利時,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感興趣,對古文物則不那麼熱衷。
龐貝城的人對神極為崇拜,每家每戶都在規定的時間祭拜祖
先。他們崇拜的首要之神為赫克力士、巴庫斯和維納斯。他們認為
赫克力士是龐貝的創造者,而維納斯則是龐貝城的守護神,因為維納
斯和酒神都是掌管農業的神祗。人們不僅在家中的神龕中把維納斯
神像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且還專門在人流湧動的公共場所修建了供
奉維納斯的神廟。在龐貝,任何形式的維納斯都受到崇拜。不但有
龐貝的維納斯,還有體態豐滿、以裸體示人的蚌殼中的維納斯、賦予
色情意味的壁畫中的維納斯……
羅馬宗教並不排斥外來的神,龐貝人外出做生意如認識可供奉
的神祗,還把這些神請到龐貝城來。來自埃及的女神伊西斯便是龐
貝人開放式宗教崇拜的結果。
對伊西斯的敬仰首先來自民間,後來逐漸滲透到龐貝的上層社
會。久而久之,官方開始接受伊西斯並倍加敬仰。
英國文學批評家泰納1865年對龐貝最初及最持久的印象,便是
“一座灰紅色的城市,部分已傾頹廢棄;山丘上堆滿石塊,一列列厚厚
的牆壁,一塊塊青灰色的石板,在耀眼的陽光下發白發亮。”“山頂上
全是神廟,祭祀的是正義女神,是維納斯,是奧古斯特,是墨丘利。歐
馬希雅家的雄偉府邸也在山上,另外還有些未完工的神廟。”
然而,龐貝人崇拜皇帝的程度還是超越了其他的神祗。在他們
看來,地上惟一的神就是皇帝,而皇帝具有一切神性。為什麼這麼說
呢?他們認為,皇帝是維納斯的後裔,而維納斯則是戰神瑪爾斯的情
人,瑪爾斯又是羅慕洛的父親,所以,皇帝身上自然擁有了這三者的
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