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3 / 3)

原來真正接受了他的,唯有她。

難怪在哥哥畫的所有人物中,妹妹最美。

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無法評論父母的做法有什麼不妥,隻是妹

妹的舉動更讓我們驚訝和感動,那份真摯的兄妹之情讓我們感同

身受,更為珍惜的是妹妹那顆水晶般純淨的心。



月色下的父親 

父親出門的時候,月亮還沒下山。父親回家的時候,月亮早就上山了。

三五歲時,去鎮上看雜技,父親總把我扛在肩膀上。我的目光,可以穿越

無數個黑壓壓的人頭,十分清晰地看到那個放開雙手,在圓鐵桶裏騎車的漂

亮女人。看到一個猴子,穿著小孩子的花衣服,扭著屁股在地上推滾輪。還有

大力士,赤裸著膀子,讓一條粗大的蟒蛇,纏在身上。或者把石頭擱在肚皮上,

讓人拿榔頭敲開。雜技很精彩,每次我都看得手舞足蹈。我總把我看到的精彩

場麵,顛三倒四地說給父親聽,父親每回都聽得樂嗬嗬的。回頭到家裏,有人

問起:你們今天幹嗎去了?父親就答:看雜技去了。又問:好看不?父親就說:

好看。然後把我顛三倒四說過的話,一字不落地說給別人聽。

有次村裏放電影,父親回來得晚,帶我去時,已經在很後麵了。人群一撥

撥地把我與電影隔得十分遙遠。父親把我扛在肩上,我還是看不太清,父親就

把我舉過頭頂。問:“看到不?”我說看到了,看到了,正打得精彩,有人用一根

辮子打敗了一幫人。父親聽說好看,就高興,嘿嘿地笑。父親是農民,從他一

笑,就可以看出來,一張笑臉,跟鄉裏的沙土一樣樸實。父親大概是在地裏

勞作了一整天,累了。舉了沒一會兒,又重新把我放回到了肩膀上。我不同

意,正打到緊要關頭,突然隻看見人家的後腦勺了,那種失落感,至今想來,

仍無可比擬。所以當時想都沒想,一伸手,便拍父親的腦袋。父親於是又把

我舉過頭頂。

回家的時候,我過足了癮,興奮地哼哼電影裏的插曲。而母親說,那晚,父

親睡在床上,也哼哼了一夜。平日裏幹活再累,也不至於累成這樣子的。

以後上了學,人長大些,心也就大了,不再騎在父親肩膀上到處逛蕩。那

時,父親大概很忙,很少見到。晚上,吃完飯,在洋油燈下做完作業,還是不見

父親回來。有幾次,作業多,做至半夜,才會看見父親,踩著月光回來。一把鋤

頭上,也亮鋥鋥地掛著月光。而早上,我幾乎見不到父親的影子。雖然我學習

很用心,每次都能比其他的同學早到學校,可我還是早不過父親。

有幾年,為生計,父親去錢塘江邊扛石頭。扛石頭大概是一種最苦的力氣

活,不過工錢多,母親說父親苦點也就值了。想起來,那時候,父親靠賣力氣來

養活我們一家四口人,又要供我和姐上學,實在是很不容易的。

自從去了江邊,家裏就很少見到父親的影子。偶爾想起,父親的麵容竟然

像被雲遮住的月亮,有些模模糊糊。我知道,父親是一個好父親,而兒子,卻不

是個好兒子。如今,月光早已悄悄爬過父親的額,落滿了頭。

月光是淡淡的。月光下,父親的影子比從前短了。而我的影子長了。是父

親,用他的衰老滋養了我的茁壯。我與父親,不再僅僅是父與子的關係,而變

作了兩個男人的對視。我從父親身上,看見我的未來,父親從我身上,看到他

的過去。父親與我,遠了?又近了。近了?又遠了。



小時候,父親為我們撐起一片天,當我們漸漸長大,父親也慢慢

衰老。終有一天,我們也會感受到為人父母的不易,更深刻地體會

父母的艱辛。所以,從現在開始全心全意地愛他們吧!



選擇爸爸 

十四歲的女孩站在離婚判決的法庭上,選擇爸爸,或者媽媽。

選擇爸爸,她就選擇了留在中國。

選擇媽媽,她就選擇了去澳大利亞。

選擇爸爸,她就選擇了清貧。爸爸隻是拿一份薪水的普通工程師。

選擇媽媽,她就選擇了富貴。媽媽很快要嫁給一個軟件商。

選擇爸爸,她就選擇了現實。她將一如既往,努力讀書,考高中,考大學,

出國深造。這是她的目標,也是爸爸的期望。

選擇媽媽,她就選擇了夢想。在此之前,她曾無數次地夢見媽媽回來,接

她飛過大洋,去享受現代物質文明帶給人的一切。

選擇爸爸,她就選擇了愛的艱辛。整整十年,爸爸一個人撫養她,既當嚴

父,又當慈母。

選擇媽媽,她就選擇了愛的允諾。媽媽說自己出國發展十年,所有的努力

都是為了女兒能“受最好的教育”、“過最好的生活”。

所有的人,包括法官在內,都覺得對這樣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來說實在太

難了。

女孩選擇了清貧,選擇了現實,選擇了爸爸。

因為她明白,許多向往的東西通過努力可以得到;而這些珍貴的東西一旦

失去了,就不會再擁有。

女孩說這樣的選擇其實很簡單。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作出很多的選擇,這些選擇沒有對錯之

分。像這個十四歲的女孩,她的爸爸、媽媽、都是真心疼愛她的,隻是除

了親情,這還是一道關於價值觀、人生道路的選擇題。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因

為這些東西可能稍縱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