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隔海相望的友情?(2 / 2)

冰心老人說:“梁實秋很重感情,很戀家。”在“傑克遜總統號”輪船上時,他就對冰心說:“我在上海上船以前,同我的女朋友話別時,曾大哭了一場。”這個女朋友就是他後來的夫人程季淑女士。

1926年,梁實秋與冰心先後回國。冰心同吳文藻先生結婚後,就住在任教的母校——燕京大學校園內。梁實秋回國後在北京編《自由評論》,冰心替他寫過“一句話”的詩,也譯過斯諾夫人海倫的長詩《古老的北京》。這些詩作她都沒有留底稿,還是細心的梁實秋好多年後撿出底稿寄還給她。

冰心還清楚地記得,1929年她和吳文藻結婚不久,有天梁實秋和聞一多到了他們燕南園的新居,進門後先是樓上樓下走了一遭,環視一番,忽然兩人同時站起,笑著說:“我們出去一會兒就來。”不料,他們回來時,手裏拿著一包香煙,嬉笑說:“你們屋子內外一切布置都不錯,就是缺少待客的煙和茶。”因為冰心夫婦都不抽煙,招待他們喝的是白開水。冰心說:“虧得他們的提醒,此後我們隨時都在茶幾上準備了待客的煙和茶。”

大約在1930年,梁實秋應青島大學之邀去了青島,一住4年。梁實秋知道冰心從小隨從在海軍服役的父親在煙台海邊長大,喜歡海,和海洋有不解之緣,便幾次寫信約冰心去青島。

信中告訴冰心,他怎樣陪同太太帶著孩子到海邊捉螃蟹、掘沙土、撿水母、聽燈塔嗚嗚叫、看海船冒煙在天邊逝去……用這些話吸引冰心到青島去。冰心也真的動了心,打算去,可惜後來因病未能成行。倒是吳文藻由於去山東鄒平開會之便,到梁實秋處盤桓了幾天。

他們接觸頻繁乃是在上世紀40年代初的大後方。當時冰心一家借住在重慶郊外的歌樂山,梁實秋因為夫人程季淑病居北平,就在北碚和吳景超、龔業雅夫婦同住一所建在半山上的小屋。歌樂山在重慶附近算是風景秀美的地方,冰心的居處也是在一個小小的山頭上。房子,可以說是座洋房,不過牆是泥抹的,窗戶很小很小,裏麵黑糊糊的,光線不好,也很潮濕,倒是門外的幾十棵鬆樹增添了風光。

抗戰勝利後,冰心和吳文藻到了日本。梁實秋先是回北平,後於1949年6月到了台灣,先在編譯館任職,後任師大教授。這期間他們也常互相通信。冰心在她日本高島屋的寓所裏,還特意掛著梁實秋送她的一幅字。

冰心得知梁實秋不幸逝世的消息後,十分難過。消息是梁先生在北京的女兒梁文茜當日告知冰心的。冰心感慨萬端,她說:“梁實秋是著名作家和翻譯家,是文藻的同班同學,也是我們的好朋友。他原籍浙江,出生在北京,對北京很有感情。我們希望他回來,聽說他也想回來,就在他做出歸計之前,突然逝世了。

我和實秋闊別幾十年,我在祖國的北京,他在寶島台灣,隔海相望,雖說不得相見,可彼此心裏都有對方。我也常常想念他,想起我們的以往。實秋身體一直很好,不像我那麼多病。想不到他‘走’到了我的前頭,這真太使人難過和遺憾了!實秋是我一生知己,一生知己哪!……”

人生箴言

我和實秋闊別幾十年,我在祖國的北京,他在寶島台灣,隔海相望,雖說不得相見,可彼此心裏都有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