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曾侯乙編鍾——“楚聲韶樂”的重現
曾侯乙墓位於湖北省隨縣縣城西北約二公裏處,這一
帶當地稱為擂鼓墩。1977年空軍某部因擴建廠房,將“東團
坡”的山頭炸平而發現。1978年發掘編號為擂鼓墩1號墓。
據青銅器上的銘文,墓主為“曾侯乙”。由於隨葬以九鼎八
簋為中心的一整套青銅禮器和以編鍾為中心的一整套樂
器,故墓主應具有國君身份,即曾國國君。
曾侯乙墓發掘出土了大批的古樂器,品種的齊全和保
存的完好都大大地超過以往的發現,其中不少樂器是前所
未見的,對研究先秦時期樂器的發展上有重要的意義。對
中國音樂史研究貢獻最大的,當是曾侯乙墓中的編鍾。編
鍾是我國具有悠久曆史的打擊樂器,青銅鑄,它是依大小
和音高為序的樂鍾,編組懸掛在鍾架上,演奏時以小槌或
木棒敲打而鳴,音色清脆洪亮、幽靜而柔美。曾侯乙編鍾有
64枚,另有楚惠王贈的鍾1枚,共計65枚,編成8組,出土
時懸掛在三層銅木結構的曲尺形鍾架上,由六個佩劍的青
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托。全部甬鍾有碎龍交錯的浮雕花
紋,大鍾還錯嵌紅銅。每件鍾上都有關於樂律的銘文,總字
數達2800字左右。此外,出土時有兩件粗大的撞鍾棒依架
而立,六件“T”字形鍾槌在銅架附近,說明這些棒槌是和編
鍾配套使用的工具。
按照編鍾上的樂律銘文和實測證明,每件銅鍾都能敲
擊出兩個樂音,整套編鍾的音階結構與現今國際上通用的
C大調七聲音階屬同一音列。它的音域寬廣,從最低音到最
高音,跨越了5個半八度,僅比現代鋼琴的兩端各少一個八
度,其中心音域,12個音階齊備,可以旋宮轉調。經過試奏,
證明在旋宮轉調的情況下,用這套編鍾能夠演奏古今中外
的多種樂曲,並可以用來伴唱。演奏效果表明,它的和音、
複調和轉調手法的運用已相當成熟,且音色優美,悅耳動
聽,效果甚佳,從而推翻了“中國的七聲音階從歐洲傳來”
的傳統說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先奏樂律學的認識。
鍾銘所使用的樂律學術語,在科學概念上表現出相當
精密的程度。這些樂律術語約有三分之二以上不見於過去
的樂律學著作,因而事實上已提出了一個對於中國傳統樂
律史重新估價的問題。
曾侯乙墓編鍾的學術價值已為世界所公認。這說明遠
在戰國早期,中國已具有了非常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這
一音樂史上的空前發現,使失傳了2400年的華夏古聲——
“楚聲韶樂”得以恢複。如今,在複製成的曾侯乙樂器的基
礎上而創作的《鍾樂舞》,眾樂齊奏,八音和鳴,再現了楚
風韶樂,使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古老音樂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