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命,60歲的時候,凡他所聽到的一切,都能明白貫通,泰然對待了,而到了
70歲的時候,他便能隨心所欲而不會有越出規矩的可能。
要想達到這種境界需要消除認識上的智障,拆除思維中的藩籬。
科研人員發現梭魚存在一種固執的行為取向。這種魚喜歡向在它附近遊
動的任何一種小魚發起攻擊。
研究人員在水族箱中放入兩個無色透明的玻璃
鍾罩,將一條梭魚罩在裏麵,罩外放入一些小魚,小魚們在鍾罩外自由地遊來
遊去,可一旦某條小魚靠近梭魚,這條梭魚會立即向它們衝去,可就是捉不
著。經過許多次痛苦的嚐試後,這條梭魚終於放棄任何進攻,並且對這些小魚
完全視而不見了。
這時研究人員輕輕地把玻璃鍾罩從水中取出,叫那些小魚
更加自由地遊動,而梭魚這時即使看到小魚就在自己的眼前遊動,竟然無動
於衷,甚至當許多小魚圍在它身邊遊動時也是如此,因為前述過程中所形成
的信念牢牢地占據了它的下意識,即使那是錯誤的。
反觀人類自身,有許多人由於太執著,致使被這類錯誤的信念拖住自己
的後腿而不自知,這實在是可歎之事。所以,去做一條能任意穿梭的小魚,遊
刃有餘於人生。
創造自信的我
自信對於成功至關重要。就像鳥兒失去了翅膀不能飛翔一樣,自信是成
功的翅膀,沒有自信,就沒有成功。一個人獲得了巨大成功,首先是因為他自
信。
缺乏自信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它剝奪了你許多成功的機會,浪費掉了你
寶貴的時間,甚至會激活那些能傷害你的情感,把你擊垮。在極端的情況下,
它甚至會使你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古往今來,有許多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無能,而是不自信。
自信,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不自信卻使可能變成不可能。
一個缺乏自信的人,總是懷著對一切都不抱希望的心,總覺得別人做任
何事情都很輕鬆自在,而他做起來卻是那樣的難。其實,他沒有真正懂得看花
容易繡花難,他缺少的正是別人擁有的那種自信。所以,當別人說他是一個很
優秀的人,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的時候,他卻會認為,別人說得可能對,卻沒
有真正了解他,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是一個大大的傻瓜。這樣的人在看
到別人取得成功時就會說:“唉!他們真走運!我要是能像他們那樣就好了。也
許他們天生如此,而我卻蠢得要命!我真恨我自己。”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總是
在自怨自歎、自暴自棄著。
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不會成功,是因為他隻看到了自己的失敗之處,並把
精力都集中在這上麵,或者把別人的成功歸結於運氣好。殊不知,成功是建立
在失敗基礎上的,再成功的關雲長也有馬失前蹄、敗走麥城的時候。缺乏自信
心的人忽視的正是:即使是充滿自信的成功者也有出錯的時候這一常理。
自信的人不是不出差錯,而是不怕出差錯,敢於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實現
目標;雖然有些人偶爾獲勝,靠的是運氣。但更多的時候靠的是不懈的努力來
實現自己最終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
自信潛藏在你的意識中,自信潛藏在你的能力與自身價值之中。它給予
你力量,讓你麵對恐懼無所畏懼,幫助你在逆境中拚搏,直到你看見希望之
光,並將夢想變為現實。
自信有助於成功,而成功反過來又更加增強自信,這是一種良性循環;不
自信者在遭受挫折後更加不自信,越不自信,越容易什麼事情都幹不好,這就
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
充滿自信的人和缺乏自信的人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
這也正是要培養自信的原因。缺乏自信的人隻把目光集中在失敗上,而沒有
看到未來潛在的成功。自信能夠給你勇氣,並且是人類的一種情感,隻有你自
如地掌握它才能將之充分利用。
若想從不自信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重建自信心,不妨先從最有把握
做好的事情做起。在不斷取得成功的時候,你的自信心就會逐漸增強。因為自
信的基礎來自曆練。下麵有一些具體的步驟方法,你不妨試一試。
列一個能力清單,寫出你所擅長的一切。
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什麼也不會做,那麼現在就從小事做起,如果你認
為“我很會組織一場晚會”,那你又怎會做不好呢?如果你真的做不好,就學會
一種能把它做好的方法,比如找一位能教你如何組織、安排一場晚會的朋友,
學會他們的技巧,然後按你想象中最理想的樣子來安排一場晚會。
要接納讚揚。
當有人對你進行讚揚的時候,無論大小,也無論為了什麼原因,你都要說
聲:“謝謝。”這就是你接納讚揚的方式。如果你真的感覺不錯,可以說:“謝
謝,對此我感覺很好。”絕不要說:“在這種事上稱讚我,他一定是個白癡。”而
要想:“這真是太棒了!”對於讚揚,仔細想想並接納它,你會明白別人稱讚你的
原因,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這樣做。
說出你的名字。每次遇到與陌生人攀談時你都說:“嗨,我叫某某。”在一
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不舒服,但你要堅持下去。無論在何種情形下,打電話或
是購物,無論在哪兒你都要說,直到你感覺自然為止。
幸福就在你心中
關於幸福和快樂,從許多哲人的描述中可以感覺到,這是一種很少為人
們所獲得的奢侈品。比如,叔本華就說,人生更多的時候是寂寞和苦悶,快樂
和歡聚隻占人生的少部分。由此看來,人生一世,痛苦、悲傷、孤獨、苦悶和難
過占據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而歡樂隻不過是人生的點綴而已。不怪乎人人
都在尋找幸福,希望過幸福的生活,正所謂物以稀為貴。
可是,幸福又在哪裏?在天上,靠神仙下凡?在人間,靠菩薩保佑?在他人,
靠他人恩賜?你不停地尋找幸福,不知奔向哪裏,其實幸福就在你心中,在別
人的家門口沒什麼可找的。如果幸福不在你心中,那麼它就不會在任何地方。
幸福就在你心中,你能愛所有人就是幸福。愛所有人,不是出於什麼原因,也
不為什麼目的,為的是不以個人的生活為生,而是以所有人的生活為生。在塵
世中尋找幸福,卻不享用我們自己靈魂中的幸福,這就等於你身邊就流淌著
清澈的山泉,你卻去遠方一個汙濁的泥潭去取水。
所以,幸福隻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感覺,一萬個人可能就有一萬種答案,
而處在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的幸福感也是不同的。你想要了解幸福、捕捉到它,
它卻來無影去無蹤。所以,幸福這種感覺又是一種很難捉摸,很難用很精確的
量化標準去判斷的。然而,幸福這種心靈的感受,我們又不是不可捕捉的。我
們常常能感覺到幸福的存在。比如,開心大笑,無疑說明你是快樂的、幸福的;
而暗自哭泣,則說明你是悲傷的、淒苦的。
獲得幸福的途徑在何方?布巧謀妙計?行欺詐之途?走不義之道?看來
都不行。神仙的本領再大,也無法到人間撒播幸福之水;菩薩的慈悲再多,也
無法將幸福的命運降臨給每個人;他人的恩賜再多,也無法讓幸福之花長久
地開在生活裏,因為恩賜和憐憫不會是快慰的享受。
如果你期望真正的幸福,那就不要到遙遠的地方,不要到財富和榮譽中
去尋找,不要向別人去乞求,為了幸福,既不要卑躬屈膝,也不要與他們爭鬥。
用這些方式隻能撈到財物、官銜和各種不必要的東西,而人人需要的真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