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快樂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但是,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智者詢問,快樂到底在哪裏?
智者說:“你們還是先幫助我造一條船吧!”
年輕的人們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
了一棵七七四十九尺高的大樹,挖空樹心,造成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年輕的人們把智者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漿,一邊齊聲唱起歌來。
智者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年輕人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智者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無暇顧及的時候突然來
訪。”
為一個目標而奮鬥的日子總是津津有味,正如鮮花需要芬芳的陽光。頹廢和妄
想的生活態度永遠享受不到充實的快樂。
怎樣快樂
有一個國王,他的國家疆域遼闊,物產豐富。但是,他隻有一個兒子,這讓他更加珍愛這個
小王子。小王子在皇宮裏可以說沒有任何欲望和要求是不能被滿足的,然而他仍然常常緊鎖
眉頭。很不快樂。
有一天,魔術師來到王宮,他對國王說,他有辦法能讓王子變得快樂,國王高興地說:“如果
你真能做到的話,你要求的任何賞賜都可以答應。”
魔術師將王子帶進一間密室中,用白色的東西在一張紙上塗了塗。他把這張紙交給王子,
叮囑他燃起蠟燭,注視著紙上呈現些什麼。說完魔術師就走了。
年輕的王子在燭光的映照下,看見那些白色的字跡化作美麗的綠色,變成這樣的幾個字:
每天為別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命而行,不久,他果然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少年。
為別人做一件善事,別人的感激必然成為自己快樂的源泉。幫助別人快樂就是
幫助自己快樂。舉手之勞,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幸福的種子
有兩個追求幸福的窮苦青年,經過艱難的跋涉,終於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找到了幸福的使
者。使者見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便給了他們每人一顆幸福的種子。一青年回去後,將種子撒
在自己的土地裏,不久他的土地裏就長出了一顆樹苗。他每天辛勤地澆灌,第二年枝繁葉茂,
果實掛滿枝頭。他繼續努力,漸漸擁有了大片果園,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足之人。他娶了妻子,
有了兒子,過上幸福生活。
另一青年回去後設了一個神壇,將幸福的種子供奉在上麵,每天虔誠地祈禱。青年把頭發
都熬白了,卻仍然一貧如洗。他十分生氣不解,又跋山涉水來到幸福使者麵前,抱怨使者騙他,
幸福使者笑而不答,隻讓他到另一青年那裏看看。當他看到大片的果園時,頓時醒悟,急忙回
去將那顆種子埋到土裏,但幸福的種子已被蟲蝕空,失去了生命力。
一個人的成功是靠辛勤勞動獲得的,當我們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所要做的是如
何把握機會,努力去實踐,使它開花結果,而不是等待。
選擇幸福
楊樹比起其他許多的樹種都長得快,簡直就像是看著
它的嫩枝不斷地往上長。對此,周圍的植物都自愧不如,
讚歎不已。
有一天,年輕的楊樹有了自己的想法,它想找一個漂
亮多情的妻子。它左思右想,幾乎把周圍數裏內的楊樹都
想遍了,也找不到一個理想的對象。最後,它終於選中長
在它身邊的那棵葡萄藤。它覺得葡萄藤長得婀娜多姿、溫
柔體貼,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佳偶。
“多麼古怪的念頭啊!”夥伴們勸阻它說,“葡萄藤雖
然長得漂亮,可是它畢竟和我們不是同類,對你沒有任何
用處,你跟它結合會吃盡苦頭的。我們是樹,我們的目標
應該向上長。”
這棵年輕的楊樹性情執拗極了,根本聽不進朋友們的
好心規勸,滿懷癡情地和年輕的葡萄藤結合了。新婚的生
活是甜蜜的,葡萄藤用它那嫩軟的藤子,緊緊地擁抱著
它。對此,年輕的楊樹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葡萄藤找到了可靠的支撐點,它的枝蔓長得非常茂
盛,幾乎把整棵楊樹的樹枝都纏滿了。不久,繁茂的葡萄
藤開始開花結果了。
機靈的農夫看見葡萄藤緊緊纏繞在楊樹的枝幹上,對
新環境已經十分適應了。於是,他動手砍去楊樹往上長的
主幹,隻留下那些分岔的枝椏。因為農夫認為,這樣一
來,樹枝就不會把葡萄藤拉長了,秋天采摘葡萄時就方便
多了。
高大英俊的楊樹被砍去了主幹,失去了原先那令人羨
慕的勻稱又修長的身材,成了一個胖乎乎的矮子。從此,
它失去了從前的豪情,隻有安於自己的命運了。
可憐的楊樹帶著讓人剪去頂枝的樹身,帶著殘損的枝
椏,默默地佇立在大地上,被結滿果實的葡萄當成了生存
的支柱。
楊樹的夥伴們卻自由自在地向上生長著,把自己挺拔
的樹梢不斷地伸向天空,它們的樹葉快樂地發出沙沙的聲
音。
這則寓言,采用“擬人”的手法,把沒有思維能力的
樹木“人格化”,並透過楊樹選擇伴侶的故事,告訴人們
一些如何選擇伴侶的基本常識。強調不要被眼前利益迷
惑,而喪失了完善自己的機會。
年輕英俊的楊樹在選擇伴侶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常識
性的錯誤:它不是選擇同類,而是貪圖美貌,選中了美麗
溫柔的葡萄藤。同伴們好言勸阻,它仍執迷不悟,一意孤
行。
婚後,雖然楊樹在短暫的時間內獲得了一定的心理滿
足,過了一段時間的甜蜜生活。可是,最終卻為變態的愛
情所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且失去了長成參天大樹的
機會。
現在有些青年,在許多事情上,易犯這種隻重眼前利
益而不顧後果的錯誤,如選擇伴侶時也容易出現類似的問
題,結果導致婚姻的失敗和精神上的痛苦。比如有的人片
麵注重對方的外貌而忽略了對方的道德品性、家庭責任
感、智慧才能、經濟條件,還有雙方之間的性格特點、能
否能長久親密相處等等十分現實的問題;有的則隻看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