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無法不對你殘酷
弟弟讀大學第一次到北京的時候,與我當年是同樣的年齡。在父母的眼裏,十七歲,隻不過是個孩子,而且,又是沒出過縣城連火車也沒有見過的農村少年。母親便打電話給我,說要不你回來接他吧,實在是不放心,那麼大的北京,走丟了怎麼辦?我想起這麼多年來,自己一個人走過的路,便很堅決地拒絕了。
我說有什麼不放心的,一個男孩子,連路都不會走,考上大學有什麼用!
弟弟對我的無情很是不悅,但父母目不識丁,一切也隻能依靠他自己。我能想象出他從小縣城到市裏坐火車,而後在陌生的火車站連票都不知道去哪兒買的種種艱難,但我隻淡淡告訴他一句“鼻子下有嘴”,便掛掉了電話。是晚上十二點的火車,怕天黑有人搶包,母親提前五個小時便把他攆去了車站。他一個人提著大包小包,在火車站候車室裏坐到外麵的燈火都暗了,終於還是忍不住給我打了電話。我聽著那邊的弟弟幾乎是以哭訴的語氣提起周圍幾個老繞著他打轉的小混混,便劈頭問道:“車站民警是幹什麼的?這麼晚了還來打擾我睡覺,明天車站見吧。”弟弟也高聲丟給我一句:“也不用你接!用不著求你!”我說:“好,正巧我也有事,那我們大學見。”
我舉著電話,聽見那邊嘈雜的聲音裏,弟弟低聲的哭泣,我有一刹那的心疼,但想起幾年前那個到處碰壁又到處尋路的自己,還是忍住了,輕輕將電話掛掉。
弟弟是個不善言語又略顯羞澀的男孩,普通話又說得那麼的蹩腳,被人掃一下眉眼,便知道是鄉村裏走出來的少年,亦應該像我當初那樣,不知道使用敬詞,問路都被人煩吧。他一個人在火車上,不知道有廁所,水都不敢喝。又是個不舍得花錢的孩子,八個小時的車程,他隻啃了兩袋方便麵。下車後不知道怎麼走,被人流裹挾著,竟是連出站口都找不到。總算是出來後,一路上擠公交車,沒聽到站名,坐過了站,又返回去。等到在大學門口看見我笑臉迎上來,他的淚一下子流出來。看著這個瘦弱青澀的少年,嘴唇幹裂,頭發蓬鬆,滿臉的汗水,額頭上不知哪兒劃破的一道輕微的傷痕,我終於放下心來,抬手給他溫暖的一掌,說:“祝賀你,終於可以一個人闖到北京來。”
臨走的時候,我隻給他留了兩個月的生活費。我看他站在衣著光鮮的學生群裏,因為素樸而顯得那麼的落寞和孤單,多麼像剛入大學時的我,因為卑微,進而自卑。我笑笑,說:“北京是殘酷的,也是寬容的,隻要你用心且努力,你也會像姐姐這樣,自己養活自己。”我知道年少的弟弟對於這句話不會有太多的理解,他隻是難過,為什麼那麼愛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隻是幾年,竟變得如此不近人情!
一個月後,弟弟打過電話來,求我給他找份兼職。我說:“你的同學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嗎?”他是個敏感的男孩,沒說什麼話,便“啪”的掛斷了電話。頃刻,母親的長途便打過來。她幾乎是憤怒地說:“你不給他錢也就算了,連份工作也不幫著找,他一個人在北京,又那麼小,不依靠你還能依靠誰?”我不知道怎麼給母親解釋,才能讓她相信,我所吃過的苦,他也應該能吃,因為我們都是鄉村裏走出來的孩子,如果不自己走出一條路來,貧困隻會把所有的希望都熄滅掉,而且留下無窮的恐懼給飄蕩在城市裏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