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加上沒有好的技術,糧食產出極少,多數民眾以捕魚維生。
捕魚之苦,不用多。
尤其是新羅人的捕魚技術與器具,還處在非常原始的階段,多數人是靠潛入水裏去抓魚的。
這就直接導致了新羅的百姓,每年都有大量的民眾溺死。
這也是金純主張漢化,依附曹魏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學習對方,壯大自己。
金純清醒的認識到,隻有學習漢人先進技術,擺脫部落社會的原始技術,才能讓新羅發展壯大。
隻有這樣,才能打敗一直欺淩新羅的百濟。
隻有向曹魏學習,靠近曹魏,從曹魏這邊,學習到漢人先進的耕作技術和耕作工具,才能改變新羅人的命運。
但,新羅內部,擔心過分漢化,新羅有一會被曹魏吞並,全麵漢化的新羅,還是新羅嗎?
曹昂又看向崔岩,道:“百濟國內,朕也有所了解,國中耕作之地雖多,但耕作技術和耕作農具落後。”
“主要依靠刀耕火種,看吃飯,這是要不得的!百姓種地,就得要有好的農具和更好的技術指導。”
“才能得到豐收,你們要是有我大魏的技術和工具,照料的好作物,一畝地歲收五石,不是問題!”
百濟和新羅比起來,耕種的技術要搞許多,但跟曹魏比起來,還是十分的落後。
如果,百濟願意接受曹魏將技術傳過去,曹昂自然不會反對,當然,傳播技術之時,也是將文化傳輸過去同化他們。
曹昂看著崔岩,又看了看金純,道:“你們兩國,是我大魏的屬國,也算的上是朕的臣民。”
“朕自然不能將你們擋在文明之外,朕覺得理應幫助你們,成為文明的國度。”
“朕覺得,先從經濟開始罷,自即日起,所有非在魏律禁售律法之外的物資。”
“百濟、新羅,可如大魏郡國一般,與大魏商賈自由交易,朕將在帶方、玄菟等地。”
“設置互市場所,每旬逢單日開市,許新羅、百濟的民眾、商人自由購買!”
“陛下聖恩,臣等代國中黎庶叩謝恩!”
金純和崔岩聽後,驚喜萬分,急忙跪下磕頭謝恩!
這對於他們來真的是恩!
長久以來,曹魏對新羅、百濟的態度,曹魏都是對付蠻夷的方式,來對待新羅、百濟,禁止人員流動等措施。
如今,這個障礙不複存在,金純和崔岩,除了磕頭謝恩外,真沒有其他想法了。
曹昂嗬嗬一笑。
經濟,可是僅次於軍隊,甚至比軍隊威力還大的同化手段。
當然,僅僅隻是貿易還是不夠的!
經濟一體化,應該是金融一體化,自由貿易以及文化一體化的綜合體。
曹昂在心裏盤算著,如何將這個目標實現。
想要是實現自由貿易以及文化一體的綜合體,這第一步就是開展互市。
然後,通過邊境互市,向新羅和百濟,輸送漢家文化,讓他們感受到漢家文化的魅力,從而無法自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