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腿平躺正常,雙腿伸直後右側盆骨微高。有可能是腰骶椎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臀腿有傷。
結合單側腹股溝疑似淋巴腫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腰骶椎的原因。
有傷或因病灶發炎,蜷腿時不會壓迫疼痛,說明問題在臀部下緣或是大腿。
再結合女道士之前說的,便紙和褻褲上發現了微臭的膿血,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不過,武卓沒有妄下結論,選擇進一步確認。
這才讓小姑娘站起來,觀察她起身過程中的細節。
等小姑娘小心的搭著半邊屁股坐到椅子上,心裏終於十拿九穩。
懸著的心落回原位,臉上始終保持著淡漠從容。
看了看小姑娘局促的表情,側頭在女道士耳邊小聲說了一句,隨後邁步向門口走去。
“哎,你……”吳嬤嬤眼見人說走就走,下意識抬手喊人想問個清楚。
可武卓壓根不理會她,直接掀簾子出去了。
正想追出去問個明白,就見女道士表情怪異的攙起小姑娘,輕聲說:“到床邊,趴下我看看……”
武卓走出東屋,迎麵碰上門口側著身努力聽聲的老頭。
老頭沒想到武卓會忽然出來,一時間來不及躲閃,兩人麵麵相視之下,表情簡直尷尬到不行。
武卓沒想到偷師一說,也不會認為老頭想偷看人家小姑娘的肚皮。
見對方局促的厲害,善意的笑了一下,走到客位的椅子旁坐下。
桌上扣著茶具,摸了下茶壺還是溫的,自顧自的倒了一杯,仰脖灌進肚子。
之前始終高度緊張時還不覺得,現在放鬆下來,簡直是又饑又渴。
連著喝了三杯茶,渴解了,肚子卻空的越發厲害。可餓也沒辦法,隻能悶聲等著東屋裏的結果。
過了足足有十分鍾,女道士終於出來了。
滿臉敬佩的走到武卓身旁,低聲說:“右臀下癤腫兩寸有餘,已經潰破流膿了。”
情況和預計的一模一樣,武卓很自然的點頭。
心說:“兩寸有餘,照小姑娘的瘦模樣,估計得占三分之一個屁股。”
武卓神色不變,一旁的老頭卻愕然了。站那反應了幾秒才猛然想通,一時間臉上盡是懊惱。
他勉強也能算是個當世名醫,把癤腫當成了腸癰,傳出去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
但如果說他無能,也著實有些委屈。可委屈又能怎麼樣,隻能怪自己點背兒趕上了。
再說了,誤診的也不是他一個,還都是有名有姓的。
了不得大家一起成笑話唄。
老頭確實委屈,幾天前小姑娘屁股上長了個癤腫,初時不大,隻是稍微有些痛癢。
雖然不太影響活動,但還是在屋裏憋了一天。
秋老虎正盛,大白天的屋裏憋著,還沒喝多少水,一不小心就有些中暑了。
中暑不嚴重的話隻是個小病,小姑娘晚上發起低燒,請來的醫生看過後囑咐臥床休息,多喝水清淡飲食,又開了兩幅湯藥便走了。
處置方法沒毛病,但這一臥床,癤腫燜的越來越大,自然燒的就嚴重了。
貴婦隻當是中暑加重,便請了個更厲害的大夫。
大夫是真大夫,也有確實有些本事,但把脈這東西真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神奇。
把脈能號出病患身體存在炎症,但炎症在哪卻搞不清楚,隻能通過問診。
小姑娘根本不懂自己發燒是癤腫引起的,再加上喝了清熱去火的湯藥有些腹瀉,肚子也稍稍有點疼,便說給了大夫聽。
名醫通過脈象知道小姑娘脾胃肝腎很健康,感覺像腸炎也可能是婦人病,有些拿不準。
擔心誤診被牽連,便說明自己能力不足。
貴婦心疼愛女,直接廣發名帖,把能找到的名醫都給請來了。
名醫湊到一起,猶如現代的專家會診。這麼多人輪番問病,小姑娘又羞又慌,任誰問都咬死了說肚子疼。
名醫們一商討,認為雖然存疑,但綜合判斷之下,腸癰的麵大。
於是,人繼續臥在床上,改喝治療腸癰的湯藥。
這一悶,屁股上癤腫想不嚴重都難。
直到滲出膿血,沾到了換下來的褻褲上,也沾到了廁紙上。
名醫們一個個的雖然都是貨真價實,但這種情況下愣是沒人想到癤腫。看到膿血,以為是排便或排氣時帶出來的。
這下腸癰算是徹底坐實了。
於是繼續用藥,發熱也繼續加重。
眼見病情已經嚴重到無法控製,病患隨時有性命之憂。一幫名醫裏有個叫張文仲的表示,王祿恩受他之邀,正在來洛陽的路上。
如此嚴重的腸癰症,藥石恐很難奏效,也隻有他能治了。
當年新皇登基,對興盛一時的科學一派強硬打壓,連帶著始終不為正統所容的新醫學也受了連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