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光殿內武卓口若懸河,努力回憶著上學時學到的知識。再盡量用古人能夠聽得懂的言辭,清楚明了的闡述出來。
聽的張文仲心神沉入,不斷體味和自身的理解參照比對。皇帝老子更是興奮異常,原本不算太大的希望,被不斷無限拔高。
周圍的一眾太監宮女,更是聽的似懂非懂。
視線再落到武卓這個半大小子身上時,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訝異和正視。
他們雖然不通醫術,但一聽就知道,武卓所說的東西,與過往那些玄而又玄的醫理,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那些邏輯嚴密又清楚明白的說辭,不可能是在瞎忽悠。
更有心機靈巧的,已然在心中悄然斷定,隻要這個叫“清風”的小子本分踏實,平步青雲幾乎唾手可得。
要是換個其它方麵厲害的醫者,倒也不至於有此結論。主要是武卓對風疾的闡述,實在是太過透徹了。
而“風疾”是什麼?
可以說是始終纏繞著李氏皇族的夢魘。
從高祖到太宗,再到當今聖上,外加一眾王爺郡王。可以說隻要是李氏男丁,就沒有幾個逃脫得了的。
這個叫“清風”的小子,對風疾了解如此透徹,都不用徹底把病醫好,隻要能想辦法有效控製。
所帶來的好處,就足夠他享用不盡了。
一眾太監侍女無不豔羨的時候,誰都沒有注意到,二層角落裏的一名跪坐著聽招呼的小宮女,始終低著頭閉目凝神,上下唇不停的無聲開合。
如果仔細看去,就會驚訝的發現,她居然是在複述耳朵裏聽到的一切內容。
“除了飲食起居上注重,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的控製血壓。
或者說……在血壓突高的時候,可以快速的降下去。”
問話的是神色異常凝重的張文仲。
張文仲此刻是真的心神巨震,他雖與王祿恩十餘年未見,但書信往來卻從沒有斷過。
兩個當世名醫的書信,自然不會說些家常理短,主要就是不斷交流彼此的所得和疑問。
對於皇族的遺傳風疾,兩人這些年裏在書信中曾探討過數次。
所以,張文仲非常清楚,王祿恩的主要精力全都集中在外科手術方麵。
相關研究,也都圍繞著如何控製炎症,如何加速傷處恢複。
神經和血管方麵,雖然連帶著取得了一些認識和見解。但在心腦血管、血壓方麵,極少或是根本就沒有涉足。
而“清風”今天,居然詳實明確的闡述出如此多複雜且係統的,高深精妙到聞所未聞的新理論新知識。
這些絕不是一日一時之功。
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些東西,很可能是眼前這個年歲不大的小子,自行摸索和領悟出來的。
今天在這裏當著皇帝的麵,隻不過是為了給亡師增光,才當作王祿恩的研究成果說了出來。
再聯想到之前,王祿恩從來沒有提起過的“交叉配血”之法,張文仲看向武卓的眼神,簡直猶如觀賞一方寶玉。
雙目中散播出的神光,瞅著都有些嚇人。
同樣目光有些嚇人的,還有皇帝老子李昂。
聽到張文仲問出了他的心中所期,緊張到下意識握緊了雙拳。
臉肌肉繃緊,引得雙臂肉中埋金針的位置不斷刺痛,都沒有絲毫的察覺。
武卓知道如何控製高血壓嗎?
肯定是知道的!
這個知道不止是理論上的知道,而是知道各種有效的化學成分,甚至是中成藥的方組。
一個西醫臨床專業的學生,知道中醫成方聽著似乎很扯,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