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武清風,你認識嗎?(1 / 3)

武敬真心中鬱鬱,拒絕了幾個不受待見的倒黴蛋兒共飲幾杯的邀請。又不願回去受家裏那個死婆娘的奚落,索性一個人在長街上沒頭蒼蠅似的瞎逛遊。

不知不覺間便走到了寬政坊附近,摸了摸錢袋兒,決定先去寬政坊洪家老號吃頓羊鍋子滋補一下。再去西市坊找家館子喝酒看舞,順道挑個好貨色瀉瀉火氣。

自從西市坊風化大整頓後,沿街賣酒招攬生意的胡姬、色目女人,很大一部分入室了餐飲業。

在店內跳跳胡旋甩甩肚皮賺取打賞,如果跟哪位食客看對了眼兒,一場舞完後還能再賺份皮肉錢。

正因為這份生意,西市坊邊邊角角的清冷小街裏,冒出了大量的客店。

好顏色的姑娘大多被有錢的大款圈起來,或是專門演私場,店鋪裏拋頭露麵的基本都是二三等貨色。

當然,價格肯定是便宜

因此,開始時這種暗門子買賣,隻有那些小商小販甚至是臭苦力光顧。

真正的有錢人,肯定都奔著溫柔坊去。

就算逛不起牡丹亭、秋華館、七韻軒,隨便撿個去處也比西市坊裏的小店兒高雅。

不過,很快便有人發現,西市坊也有西市坊的好處。小巷子裏的小客店,他安全呀!

要說這大唐女子最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彪悍。很多在家當姑娘的時候還好,嫁了人尤其是添丁後,那氣勢立馬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兩京地界,官兒多富戶也多。女子娘家有錢有勢的不在少數,小娘子占了勢,把家裏爺們管的跟兒子似的簡直不要太多。

拿武敬真家裏那個來說,商戶人家的閨女嫁了勳爵家的公子,就算是偏房庶出,也妥妥的攀上了高枝。

剛成婚那會兒,不管武敬真在外麵如何,擱家裏正經過了段說一不二的老爺日子。

等死娘們生了兒子,小脾氣就有點起來了。從族裏分出來單過後日子過的不順,骨子裏藏著的尖酸算計徹底暴露了出來。

不但把陪嫁鋪子的收入把死,連武敬真的祿米都給收了,每月隻給兩吊大錢兒的花銷。

一次武敬真和幾個友人宿在館子裏,不成想死娘們帶著兩個娘家兄弟,又聯合了幾個友人的家眷大半夜的打進了館子,鬧的那叫個雞飛狗跳。

害得他一個多月,硬是沒敢出門見人。

丟了這麼大的臉武敬肯定不滿,還以“善妒”為由嚷嚷著要休妻。

不成想死娘們玩了個變臉,在外大肆哭訴,說是守著一個單院子,連多要倆孩子都不敢,生怕安置不下。

不節省著點過日子,什麼時候能換上大些的宅子。

這一鬧可倒好,硬是把好妒變成了勤儉持家。她勤儉持家也就算了,鬧的他武敬真因為無能養家,讓人又恥笑了一波。

長房知道後還推波助瀾,把他喚去對著祖宗牌位罰跪三天。

死娘們倒會裝,擺出一副賢良嘴臉,每日挎著小筐到祠堂送幾個冷漠摸硬肉,狠狠的刷了一波美名。

武敬真還不算太傻,祠堂裏跪了三天總算想明白,就他那點兒道行,根本鬥不過商戶人家教出來的惡婦。

為了不再蒙羞,索性縮脖子當起了軟蛋。

整個洛陽像武敬真這樣裝慫的爺們不在少數,有的是鬥不過,有的是打不過,有的是家世所迫,總之因為各種原因吧,家裏鬧了個夫綱不振。

沒有不偷腥的貓,也沒有不好色的男人。家庭地位不行的男人,尤其向往外麵的溫柔。

兜裏有錢的,包一個偷偷養起來。錢袋不壯的,就隻能這個館那個樓的偶爾偷一回,享受下大老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