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西裝時,一定要留意幾個重點,就是肩膀、胸部、袖孔及身體長度,特別是前麵三個區域一旦不合身的話,是無法勉強修改的,而衣身長度可以修改約1~2寸,一旦超過這個長度,整體比例便被破壞,所以即使售貨員告訴您不合身的部分可以為您免費修改,但還是有改不得的極限,一定要留意。一
教育性職業穿衣技巧
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指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的儀表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幼兒園、小學、中學學生影響較大。教師衣著不整,反映精神麵貌不佳,但奇裝異服,也有損嚴肅端莊,都不利於教育工作。隻有儀表大方、衣著整潔得體,才能引起學生的尊重與好感。因此,一個教師在著裝方麵給學生印象的好壞與否,是影響教師能否在學生中獲得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
整潔美觀典雅
整潔衛生、美觀大方、樸素典雅,這是對教師著裝的總要求,也是最起碼的要求。
教師無論穿什麼服裝,都要經常加以護理和保養,以求得外觀的完整和新穎。
美觀大方、樸素典雅,是指教師的著裝要給人以美感,既不奇特古怪、豔麗花俏,又優美不俗。教師的衣著打扮,並不一定在於靠新奇漂亮、流行時髦的服裝,也不一定在於本人必須有一副適宜裝扮的漂亮身材,關鍵在於他(她)的儀表打扮要適合身份,適合教師職業特點規範下的儀表美的深層內涵。
教師著裝要想達到整潔衛生、美觀大方、樸素典雅這一總體要求,也須具備基本的服裝學常識。一般說來,教師著裝的顏色以中性色彩、冷色為主。如選用暖色則應以中、冷色相襯托。教師服裝的麵料以混紡為好,顯得質地好,挺拔、有光澤感、易洗易幹。如選用純毛料,則易被粉筆末染汙。
相關鏈接:
男教師著裝要正規,如單排扣西裝,選用淺條紋或八字紋麵料,配領帶、馬甲等。為了避免過於格式化,衣袋、紐扣可有些變化。女教師的服裝可偏向時裝,顏色和樣式可稍花俏,可著套裝,春夏季節可以素色襯衣配飄逸長裙。
符合自身條件
符合自身條件是指教師的著裝要從自身條件出發,綜合考慮自己的體形、膚色、年齡、家庭經濟狀況等多種因素,穿出自己的風格和個性。
教師著裝要做到合身得體,首先要對自己的體形、身材有一個較準確的估計。另外還必須消除頑固的從眾心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著裝的心態也隨之發生變化,穿戴上的年齡界限將逐漸被打破。但是,作為教師,在今後一個時期內,選擇服裝仍需考慮自己的年齡特點。青年教師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易於接受新事物,富於想像力和開拓精神,服飾選擇上宜以活潑明快為主,可以與流行色澤款式適當地靠近一些,要避免在色澤款式上的老氣橫秋,顯得毫無生氣與活力,也要避免給學生以沉悶感、壓抑感。
相關鏈接
年長的教師德高望重、沉穩通達,衣著上應以嚴肅端莊為主。但也不一定非要拘泥於一端,可以根據情況,適當選擇一些既穩重大方,色澤款式又比較清新的服飾。這樣,既顯得充滿成熟的魅力,又顯得煥發了青春活力。
符合社會環境
教師著裝要與社會大環境協調。一定的社會環境、一定的服飾流向,不可避免地要影響到教師。教師也需要不斷地接受、選擇美的服飾,納入時代大潮而不可一味地、古板地拘泥於自己的天地之中,與世隔絕。也就是說,教師的著裝應給人以時代感。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著裝觀念和審美情趣也在發生著變化,人們終於恢複了愛美的天性。在這樣的大環境裏,如果教師的著裝還是不修邊幅、陳舊保守,又如何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學生的喜愛呢?
相關鏈接
教師的著裝要做到與社會環境協調,還應注意使自己的服飾隨著群體文化意識的變化而變化。就教師的教學環境而言,有的在城市,有的在農村,有的在少數民族聚居區……這就要求教師的著裝應該“入鄉隨俗”,以能被群體所接受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