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采用適宜的喂奶姿勢
有的媽媽喜歡躺著喂奶,即母嬰雙方麵對麵側臥哺乳,采用這種姿勢喂奶,嬰兒吐奶的可能性較大。若媽媽抱起嬰兒喂奶,嬰兒吐奶的機會就會減少。懷抱的嬰兒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嬰兒在進食等量乳汁的情況下,抱起喂奶比躺著喂奶發生吐奶的機會要少。
喂奶後不要急於放下嬰兒
嬰兒吃完奶後,媽媽不應立即把他放回到小床上,而應豎直抱起,讓嬰兒趴在媽媽肩頭,媽媽用手輕拍嬰兒背部,讓那些隨吸奶而吞入的空氣排出,即讓嬰兒打嗝兒。氣體在胃中停留,占據一定的空間,是引起嬰兒吐奶的重要因素。嬰兒打完嗝兒,胃中氣體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了。
吃奶後不宜取仰臥位
通常,嬰兒多取仰臥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後為防止吐奶,應該避免馬上把寶寶置於仰臥位,應先右側臥一段時間,經觀察無吐奶現象後再讓寶寶仰臥。
喂奶要有技巧
(1)乳母喂奶時可從下麵解開上衣的紐扣,或者穿針織的套頭衫喂奶,寶寶的頭會擋住裸露的身體,套頭衫的下緣也可以遮住乳母的胸部。
(2)手邊不妨準備一件前麵開扣的寬鬆背心,乳母喂奶時可方便遮掩;此外,鬥篷、圍巾或小毯子也十分好用。
(3)坐在有椅墊的搖椅、扶手椅或沙發上來喂奶,在扶手上墊一個枕頭,以方便手臂擱放著較舒服,並讓寶寶的頭枕在媽媽的臂彎裏。
(4)在床上喂奶時可在手臂下墊一個大枕頭。
(5)冬天,夜裏從床上坐起來喂奶時,乳母要在身上裹一條大毛毯,或穿上睡袍保暖,因為身體溫暖舒適的時候乳汁分泌得比較好。
(6)為了記住上次喂奶是用左乳或右乳,媽媽可以拿一枚安全別針別在胸罩的帶子上做記號,喂過一次乳後就移到另一邊去;或者買一個質輕又佩戴方便的手鐲,在兩隻手腕上交換著戴;或者輪流在兩邊的手指上帶一個容易取下來的指環。
(7)當嬰兒不餓而乳房又發脹時,乳母可以先洗個熱水澡再把乳汁擠出來;也可以利用擠乳器擠出來。
正確地處理奶瓶
用電咖啡壺熱奶瓶時,可在壺裏盛幾寸深的水,把奶瓶浸在裏麵熱幾分鍾。
用微波爐熱一瓶牛奶,隻需熱15~30秒鍾;剛從冰箱裏取出的冷牛奶則需加熱30~60秒鍾。
可以把奶嘴放在盛了水的玻璃罐中,用微波爐來消毒;消過毒的奶瓶應放入奶瓶架內,再放入冰箱中收存,這樣奶瓶可以集中一處且不易倒翻。消毒時在水裏加一茶匙醋以防止水中雜質沉澱罐底。
若奶水流得太慢,可將奶瓶與奶嘴接頭處擰鬆一點;流得太多時可把它擰緊點兒。把奶瓶傾斜到適合喂奶的角度來觀察奶嘴開孔的大小,如果奶水很穩定,均勻地滴流,就表示這奶嘴可以使用。
想要把奶嘴上的孔弄大些,可以用牙簽來鑽,再把奶嘴煮3分鍾;或用燒熱的針在橡皮嘴上刺幾次。要是開孔太大隻有扔掉它,換用新的奶嘴。
協助嬰兒打嗝
媽媽可以把嬰兒抱到肩膀上,底下墊一塊幹淨紗布或圍兜,輕輕拍嬰兒兩塊肩胛骨之間的地方。當把嬰兒換一邊抱的時候,可將圍兜也換到那邊去。
把嬰兒放到腿上,讓嬰兒肚子朝下,頭側向一邊,媽媽從下往上輕拍或撫摩嬰兒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