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及成人指導:
①成人開始用玩具碰觸嬰兒的手,幫嬰兒拿住。之後便提供材料,讓嬰兒自己去抓握。所放玩具大約在距離嬰兒的臉部25厘米處。
②可用鬆緊帶把玩具懸掛在嬰兒手能夠摸到的地方,以便使嬰兒能自己玩弄。
③可選用一些用手捏住可發聲的橡膠玩具或較輕的小型舔弄玩具。
④玩具應便於嬰兒抓握,不要太大或太小,或太滑。
⑤嬰兒抓握到玩具,有時會放到嘴裏吸吮,因此玩具必須堅固,經常保持幹淨,清洗消毒。
⑥當嬰兒想要觸摸玩具失敗時,不要迫不及待地把玩具塞給嬰兒,而應該給嬰兒提供嚐試和練習的機會,鼓勵嬰兒自己去觸摸。
⑦玩具可以配合藏貓貓等遊戲來玩,以增加遊戲的樂趣。
(2)練習翻身、爬行動作的玩具。
①將玩具放在嬰兒必須經過翻身才能取到的地方,鍛煉嬰兒向左向右翻身拿到玩具。
②將玩具放在兒童俯臥的前方,並逗引嬰兒向前爬行,伸手取玩具,並逐漸加長些距離。
③在學翻身時,成人也可用手輕推嬰兒的背部,幫助嬰兒翻過來。
④成人可把手抵在嬰兒的腳後在他們爬行時做推動來幫助。但是不可在嬰兒沒有做出爬行動作時去推動。
4~5個月的嬰兒有哪些社交本能
能認識媽媽的臉,一見媽媽就笑,媽媽要是從嬰兒身邊突然離開,嬰兒就會哭;不甘寂寞,如讓嬰兒長時間獨自一人與玩具在一起就會哭,嘴裏還經常發出麼麼、吧吧、噠噠的聲音;對周圍的人開始持選擇態度,如看到陌生的麵孔會變得呆板,會躲避,甚至會哭,不願讓生人碰自己;嬰兒會通過撫摸媽媽的臉表示問好。媽媽可適當發掘嬰兒的社交本能。
(1)經常把一些陌生的客人介紹給嬰兒,讓嬰兒有時間習慣他們。
(2)盡可能陪嬰兒一起玩生動有趣、能響能動的玩具,如小熊打鼓、小雞吃米、嘩啦棒、唱歌、模仿嬰兒發出各種聲音,並不斷變化音高和音量;若嬰兒對此反應不熱烈,可製造一些奇特的聲音來引發興趣,如放音樂、聽小床懸掛的風鈴聲、搓紙聲等。
(3)做“躲貓貓”遊戲,即媽媽用布蒙住臉,嬰兒以為媽媽消失了,在嬰兒疑惑時媽媽把布拿開,向嬰兒逗樂說“喵,喵”。看到“不見”了的媽媽再現,會使嬰兒很高興,當媽媽再次用布蒙住臉時,嬰兒想自己動手去拉開尋找消失了的東西。經過幾次訓練後,可讓嬰兒自己拿布蒙住臉上,然後掀掉布逗媽媽玩,這個遊戲可使嬰兒知道尋找消失的東西。幫助4~5個月的嬰兒練會起
熱身訓練
(1)嬰兒4個月時,在嬰兒仰麵躺著時,媽媽可用雙手慢慢拉起嬰兒稍坐片刻,再讓嬰兒仰麵躺下。
(2)媽媽用雙手夾住嬰兒的腰部或腋下,把嬰兒扶成站立的樣子,兩隻小腳要分開些;然後把嬰兒的身體向後向下推按,讓嬰兒坐下,但要扶直上身,稍坐片刻再重新開始練習這個動作,每次可練習4~6次。
【提示】
通過以上訓練,當嬰兒5~6個月時,可以自己獨坐片刻了,但上身卻常常往前傾,需要用手臂支撐才能坐穩,因此需要做進一步加固練習。
穩固坐姿訓練
(1)先把嬰兒扶成坐姿,然後用彩色大氣球或有好聽聲響的玩具,在嬰兒前上方進行逗引,這樣嬰兒會拚命地抬頭、挺胸、直起腰觀看。一開始,可把玩具放得離嬰兒近一點,能讓嬰兒抓住,待嬰兒抓到玩具後,慢慢將玩具再升高,直到嬰兒的上身可完全挺直。
(2)待嬰兒上身挺直一小會兒,再將玩具的高度一點一點地降低,使嬰兒上身逐漸往前傾,又回到原來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