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的詔令隻是一個開端,眾多宗室回去後一個個私下互相串聯,動用關係,通過各種渠道希望官家收回成命。
但寧宗皇帝算準了這點,一連好幾日就藏在後宮裏誰的麵也不見,倒是苦了楊皇後,每日要安撫輪番前來哭訴的各位王妃、郡王妃、國公夫人等等。
這事既然官家、史相、真德秀三人都同意默許了,便難有轉圜的餘地,在官家罷免了幾個裝病宗室的職務後,就沒人再敢亂來了。
吵吵鬧鬧了好幾天,眼看著要求到任的日期漸近,宗室們終於認命低頭,一個個無可奈何地開始打點行囊準備上路了。
一連幾日城門處都是送別哭泣的場景,原本富貴瀟灑的各位龍子龍孫,此時一家老小一同在城門外落淚,依依惜別的樣子真是見者傷心,臨安府的民眾這幾天結結實實地看了一次熱鬧。
趙與莒出發前幾日特意去拜訪了史彌遠,史相公從官家那裏求得調令,從殿前司步軍司中調了一隊五十名甲士由隊將李俟正率領,護衛趙與莒奔赴楚州,趙與莒聞訊驚喜萬分,自然千恩萬謝了一番。
到了出發之日,趙與莒帶著李達及其手下侍衛三十六人和殿前司的甲士五十人,再加上董宋臣與康利和兩人,浩浩蕩蕩向楚州進發。
早上出了臨安府,一行人沿著官塘河一路北上,夜晚在湖州境內的德清縣官設驛站內休息,第二日繼續沿河北上,趙與莒此時頗為懷念後世的高鐵,一個小時能頂這個時代的人走上個十天八天的。
第二日晚間眾人順利到達湖州州城,此時的湖州東北數縣剛剛遭了水災,一連幾日難民不斷湧入州府,趙與莒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上早朝時的第一個議題便是湖州賑災一事。
但朝堂諸公談論時一幅輕描淡寫的樣子,遭災的切實疼痛終歸化為大殿內的一聲聲數字,等到真的親眼看見一個個數字背後的淒慘場景,不禁讓人心中沉重。
此時的湖州城內十分蕭條,大街上隨處可見遭災逃難的難民。
農曆八月已入秋,夜間天氣已漸漸轉涼,趙與莒一行人進入湖州城時,便親眼目睹了一個帶著一雙兒女的婦人躲在大戶人家門口避風,被門房趕到大街上瑟瑟發抖的場景。
李達見狀頗為氣憤,但看不慣歸看不慣,人家將人從自家門口趕走於此時的法理而言並無問題,便隻能按耐自己的脾氣,身高八尺的漢子憋得滿臉通紅。
趙與莒見狀示意董宋臣到近前來,側頭吩咐了幾句,就見董宋臣領命脫離大隊來到那婦人麵前施舍了兩貫錢,李達感激的目光頓時朝趙與莒望來。
那婦人接過董宋臣手裏的銅錢便要下跪磕頭道謝,董宋臣連忙扶住她,然後往趙與莒的方向遙遙一指便回歸了隊伍。
大隊人馬片刻功夫就越過了那婦人,趙與莒回頭望去,那婦人仍帶著兩個孩子衝著自己一隊人磕頭不止。
趙與莒心下一歎,他記得當時朝會上最終通過了撥款、撥糧進行賑災的事項,他也知道曆朝曆代都有官員盯著賑災款從中貪墨,但居然仍有數量如此之多的難民流落街頭,說明此地官員存在嚴重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