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與莒起身推開書房門邁步而出,門外是李達手下的侍衛和楊妙真的女親兵組成的聯合警戒隊伍。
自從在楚州宴席上楊妙真向應、賈二公做出了保障趙與莒安全以贖罪的諾言後,自進駐沂州起,楊妙真便將她手下女親兵們悉數派來護衛趙與莒安全。
趙與莒多次推脫不必如此,楊妙真隻是緊抿雙唇,一言不發,弄得他每次都不好開口,隨即也就默認了。
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每次輪到李達親自當值,楊妙真也必然會出現在趙與莒身邊親自護衛。
每次楊妙真和李達一左一右,甲胄齊全地端坐在門口護衛,兩人之間從不說一句話,趙與莒在房內透過二人在門窗倒影的燭影都能感覺到兩人間的競爭火花。
不過李達手下侍衛小夥子們倒是對這些一起當值的女親兵很歡迎,有道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幾日侍衛們當值也不覺得累了,渾身上下充滿幹勁。
“去把李虞侯和四娘子叫來。”趙與莒對著書房外警戒的幾人淡淡吩咐道。
不一會,李達和楊妙真來到了書房內,趙與莒將自己準備親自夜訪青州城勸說張林反正的想法說了出來,李達當即便要反對,被趙與莒一眼將話給瞪了回去。
楊妙真倒是頗為讚同,她清楚張林為人光明磊落,縱然不答應反正,也斷不會害了沂王性命,但畢竟是深入敵營,她看著麵前柔弱白嫩的趙與莒,心中不自覺生出幾絲佩服。
趙與莒決意已下,李達也隻能無奈地執行他的命令,片刻功夫後,沂州城北門悄悄打了,一行三騎向北飛奔而去,消失在夜幕中。
一路上馬蹄紛飛不停,在四更天時,三人便能看到了青州城牆。
四更天這個時刻往往是人最鬆懈困頓的時候,但張林手下忠義軍明顯訓練有素,瞭望哨及時發現了向城牆靠近的三騎。
警戒聲起,一瞬間城頭上舉起無數火把,眾多兵士張弓搭箭地瞄準著下方三人。
李達見狀麵色大變,驅馬將趙與莒擋在自己身後。
楊妙真則在趙與莒的示意下,驅馬緩行幾步,站到了城頭的火光範圍內。
張林原來也是紅襖軍的大軍頭,手下忠義軍大多是紅襖軍的老人,當即便有人認出了楊妙真的身份,城頭上霎時響起喧鬧之聲。
“四娘子!”
“快看,是四娘子來了。”
“見過恩堂!”
負責城門守衛的部將見狀,連忙嗬斥手下兵士安靜,等眾人漸漸安靜下來後,那部將向前一探身子,抱拳朗聲道:“原紅襖三刀軍劉大見過恩堂!”
四娘子在馬上輕輕頷首,隨即朗聲回道:“勞煩劉兄弟稟報張大帥,就說有貴客來訪。”
劉大聞言不敢怠慢,連忙安排手下人去城內稟報,同時暗暗囑咐手下兵士不要放鬆警惕,畢竟四娘子現在是宋軍,他可是清楚自家大帥已投降了蒙古。
此時距離日出還早,但張林卻早早地醒來了,手下將近兩萬兄弟的性命壓在他身上,誰能睡得著呢?
他不禁有些埋怨沂王,就像早些時候齊力達說的一樣,為什麼不能給個準話呢,讓自己還要煎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