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與莒一直以為兵敗如山倒是個誇張的形容詞,直到看見眼前的這一幕,列陣整齊的隊伍轟然崩塌,那種氣勢上的轉變真的有如山倒了一般。
一陣床弩齊射引發的連鎖反應是誰都沒有預料到的,先是武衛軍正麵突入被射穿的重甲士陣列缺口,與更後麵的長槍手廝殺在一起,讓人吃驚的是,負責防禦後方時青和彭義斌的副將厲強在看見正麵被突破後,幹脆利落地重歸大宋懷抱,臨陣倒戈,引著時青和彭義斌從後方突入。
兩個方向的防禦陣列在一瞬間同時被擊破,李全軍士氣大降,零星的逃跑不可避免地開始出現,隨即就是大麵積的奔逃,任憑李全如何呼喝重新集結隊伍,都無濟於事。
時青、彭義斌一起組織手下忠義軍邊追邊喊著招降的話語,可能因為同為忠義軍的關係,許多李全手下的士兵選擇了投降,而隨著四娘子騎馬趕到後,投降的人數成倍地增長。
正如趙與莒所看到的那樣,山倒了是沒法子再扶回來的。
眼見著大勢已去,李全恨恨地衝趙與莒的方向瞪了一眼,隨即扭身上馬在身邊親衛的保護下迅速向戰場邊緣逃竄。
而趙與莒此時也不再裝著沉穩淡然,看著眼前李全部隊的潰散,酣暢淋漓地大笑起來,連帶著周圍的李達、李俟正及其他負責安全的侍衛等盡皆開懷大笑起來。
隨即趙與莒下令,務必活捉李全,畢竟答應過人家四娘子,自己堂堂一個大老爺們,怎麼好意思騙女人呢。
其實根本不用趙與莒傳令去追擊李全,還不等他的命令傳達下去,下方的那些將領們都依著自己心中的打算,自主地行動起來了。
...
卞整對麵前這些向自己投降的忠義軍自然不像時青、彭義斌等人一樣有什麼同袍情誼,沒有為接受降兵而過多停留。
相反他對李全這個經常和武衛軍起衝突的忠義軍將領充滿厭惡,更別說若能抓住了李全實實在在是大功一件,望向李全落荒跑馬而逃的背影,他沒有一絲猶豫帶著手下親衛就追了上。
同樣盯住了李全的還有張林和厲強,張林惱恨李全李福二兄弟屢屢在山東排擠自己,如今報仇的機會就在眼前,看著李全逃跑的背影,他眼神中露出幾絲熱切,當先招呼著手下一同衝了上去,齊力達聽見張林的招呼後,擦了擦盔甲上的鮮血,望著李全逃跑的背影猙獰一笑,翻身上馬當先追了出去。
而剛剛對整個戰局起了乾坤一定作用的厲強則是老早對李全就十分不滿。
今日在軍帳李全當著手下眾將公然羞辱他一事,讓他心中累積的不滿處在了爆發的邊緣,見到重甲陣勢被突破,他幹脆利落地反戈一擊,將整個局勢直接帶崩,也讓李全仗著兵力優勢集中一點突圍的算盤瞬間化為泡沫,不得已狼狽僅帶親兵逃竄。
背叛了李全的厲強是不希望李全活著的,他懷揣著對李全的痛恨和斬草除根的決心也加入了追擊李全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