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錦大捷奠定了清軍入關奪取全國統治權的基礎。入關前後的自己依舊戰功赫赫,升遷頻頻。
入關以後,自己主要的任務是追擊農民軍。順治元年(1644)十月,他隨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取道陝北,進攻已經退守西安的李自成農民軍,率軍由內蒙入陝北,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隨即揮師南下。後來多鐸率軍攻進潼關,直逼xi安。李自成被迫放棄xi安,退往湖廣。阿濟格奉旨率軍剿除“流寇餘孽”,遂分翼出師,水陸並進,於鄧州和承天、德安、漢水等地前後十三戰,重創大順軍。順治二年六月,李自成於北湖九宮山遇害,大順軍瓦解。清軍前後共陷he南、湖廣、jiang西、nan京等地六十三城。
打垮李自成,清軍開始對付大西軍。順治三年正月,隨肅親王豪格等率軍進攻張獻忠大西農民軍。清軍得知張獻忠率軍已退到西充一帶,他再次充當先鋒,率領先頭部隊前往狙擊。兩軍相遇,自己率人又是身先士卒,往前猛衝。大西軍抵擋不住而潰敗,張獻忠也於此役中被殺。清軍擊破大西軍營壘百餘處,斬首數萬級,獲馬騾牲畜萬餘匹。打敗大西軍主力之後,又繼續深入,基本上肅清了si川一帶的農民軍。大西軍餘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率領下退往yun貴地區,繼續抗清。擊破大西軍,他實居首功,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極逝世,滿洲親貴在帝位繼承上出現矛盾。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與皇太極之弟多爾袞爭立。皇太極生前統領的正黃旗與鑲黃旗擁立豪格,而多爾袞自領的正白旗與鑲白旗則擁立多爾袞。雙方爭持不下,形勢極其嚴峻。
而自己身為鑲黃旗護軍統領手握重兵,成為這場皇位之爭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與兩黃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譚泰等八人會集於豪格府邸,“共立盟誓,願死生一處”,密謀擁立肅親王為帝。鑒於當時緊張的局麵,他下令嚴加戒備,密令兵丁守衛門禁,以防不測。
八月十四日,代善於崇政殿召集會議討論繼承人選。自己於當天清晨與兩黃旗大臣盟誓於大清門,堅決擁立之子,並命兩旗精銳護軍全副武裝環衛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見的準備。當會議之中爭論不休時,他與效忠於皇太極的一批將領紛紛離座,按劍而前,齊聲說道:“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實際上是以武力威脅多爾袞不得覬覦帝位。在這種形勢下,多爾袞不得不作出讓步,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的福臨繼位,由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輔政。這一折衷方案最終為雙方所接受。福臨即位,改明年為順治元年。想到這不覺天已大亮,鼇拜回過神起身歎道“往事都隨風而去了!我以前這麼努力打拚大清的江山,現在絕不會讓它拱手給他人!”說罷便快速離開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