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第十五章

鄭庭鐵告訴伊藤答案——這個問題得先從曾玉國開始行動槍殺日本鬼子的時候說起。現在可以公開地說,曾玉國殺第一個(金田忽一郎)、第二個(鬆下)、第三個(宮本)日本鬼子,有一部分動機就是針對廖小三的。廖小三捅死鄭健開後就逃了,幾年沒有蹤影。有一天,曾玉國從來探望她的寡婦劉翠芬的嘴裏得知廖小三回來了。而廖小三回來的消息又是劉翠芬從金田忽一郎的口中得知的。這裏需要說明的是,自從兒子被廖小三殺害,女兒在南京失蹤,曾玉國閉門不出,也不見外人,但劉翠芬除外。劉翠芬常來朝曾玉國訴苦和討教針線活,自然而然也就無話不說。曾玉國從劉翠芬嘴裏得知廖小三仇視金田忽一郎並導致金田忽一郎和廖柏年鬧翻的事情。於是首先謀殺金田忽一郎,嫁禍廖家和廖小三,以期達到一箭三雕的目的:為被廖小三捅死的兒子報仇;為被日本鬼子蹂躪致死的女兒報仇;為侵略踐踏中國土地的日本開始卜卦命運。事實上金田忽一郎被殺後,日軍專案組最初已經把殺人嫌疑導向了廖家,廖小三呼之欲出。但是因為岡田的否定和鬆下提供的新情況,而把殺人嫌疑改到了皇協軍湘軍司令陸耀延身上。活該陸耀延倒黴,金田忽一郎被殺當晚,他提前從鄭家溜走,去與寡婦劉翠芬幽會,而劉翠芬偏偏作偽證證明陸耀延那晚沒有和她在一起。曾玉國的這一計雖然沒有讓廖家惹禍,但卻意外借刀殺了一個大漢奸,也算圓滿。

接下來,曾玉國謀殺鬆下,有四個目的。其中三個目的同上,增加的一個目的是為劉翠芬報仇,嚴格來說是報複——鬆下虛構了陸耀延和劉翠芬不在一起的證言,讓不識字的劉翠芬按手印確認。劉翠芬本不是作偽證,最終卻做了陷害陸耀延的事情,羞愧自殺。

但是殺了鬆下,仍不能將殺人嫌疑引向廖小三,而導向宮本。於是曾玉國幹脆直接殺了宮本,也是四個目的,與殺鬆下的目的基本相同,稍有區別是報仇而不是報複——宮本曾經強奸過劉翠芬。如果金田忽一郎和寡婦劉翠芬的曖昧還有點兩情相悅的話,那麼宮本對劉翠芬的強暴純屬是獸行。他的獸行也是導致劉翠芬羞愧自殺的原因之一。

好了,宮本一死,殺人的嫌疑終於指向廖小三。曾玉國借日本人之手,抓到了廖小三。曾玉國想她兒子的仇可以報了。但是當她去見了廖小三之後,卻對廖小三起了惻隱之心,因為廖小三與她同樣對日本鬼子刻骨仇恨,盡管他殺死過自己的兒子。比起國恨,家仇顯然可以消解。所以她殺島田,救了廖小三。

伊藤又問了,廖小三顯然不是殺金田忽一郎、鬆下和宮本的槍手,但是關於彈頭上刻畫的“—”,他是怎麼知道的?還有那支從油榨河裏撈上來的三八大蓋,是怎麼回事?

鄭庭鐵解釋——這個謎隻能解釋一半,因為當事人廖小三被救後,在地下黨組織的教育感召下,率領他的那幫弟兄,參加了***領導的八路軍。不久,廖小三犧牲在抗日的戰場上。關於彈頭上的刻畫,廖小三從何得知?成為不解的謎。但是他對彈頭上刻畫的含義的解答,顯然是錯的。關於那支從油榨河裏撈上來的三八大蓋是怎麼回事?很簡單,日本軍在第一次剿除鱷魚的行動中,死了兩個士兵,他們的槍支沉在河底,撈上來的是其中一支。他用這支槍,誤導或愚弄日本鬼,使鬼子一度相信,他就是真正的槍手。而實際上,真正的槍手,另有其人,就是今天伊藤才知道的曾玉國。